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文化公园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中华文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是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与手段。
历史沿革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2020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组织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暨大运河、长城、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推进视频会。
2021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组织召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交流研讨视频会议第一次会议。
2021年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组织召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交流研讨视频会议第二次会议。
2021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联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司,组织召开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列交流研讨会第三次会议。
2021年3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司组织召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启动会。
2023年2月,媒体报道,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在隋唐洛阳城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主入口正式亮相。12月20日,从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获悉,河南省正式印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南段)建设保护规划》,围绕保护和传承好黄河文化,在省内10.13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作出统一规划部署。
建设任务
一是构建黄河文化价值体系,要争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
二是构建黄河文化地标体系,要以沿黄古都文化、黄河山水文化和黄河治理文化为主轴,以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
三是挖掘黄河治理文化,要着力讲好中国共产党治黄故事,弘扬焦裕禄精神。
四是保护传承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建设好文化遗产项目库和抢救性调查及保护项目。
建设规划
2025年,甘肃省将完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规划任务,基本建成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黄河干流文化旅游带以及大夏河湟水洮河渭河泾河五大支流文化廊道
2023年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
规划范围包括黄河流经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以黄河干支流流经的县级行政区为核心区,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黄河故道发展历史延伸至联系紧密区域。
规划提出构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廊引领、七区联动、八带支撑”总体空间布局,分类建设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等4类重点功能区;并提出了全面推进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化黄河文化研究发掘、提升环境配套服务设施、促进黄河文化旅游融合、加强数字黄河智慧展现五大重点任务。
规划强调,要坚持保护优先,强化传承,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严格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坚持文化引导,彰显特色,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全面阐释黄河文化时代价值;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充分考虑地域广泛性和文化多样性、资源差异性,实行差别化政策措施;坚持积极稳妥,改革创新,兼顾历史与现实,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
研究机构
根据国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建设范围涉及全国9省区,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启动分省规划研究编制工作,成立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研究院,有效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01:3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