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薇科悬钩子(学名:Rubus xanthocarpus Bureau & Franch.)是蔷薇科、悬钩子属低矮半灌木。根状茎匍匐,木质;地上茎通常直立,有钝稜。小叶3枚,有时5枚,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托叶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花1-4朵成伞房状,顶生或腋生,稀单生;花梗有柔毛和疏生针刺;花萼外被较密直立针刺和柔毛;萼片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或钻状渐尖,里面有绒毛状毛;花瓣倒卵圆形至匙形,白色,基部有长爪,被细柔毛。果实扁球形,桔黄色,无毛;核具皱纹。花期5-6月,果期8月。
植物学史
Focke将该种列入
匍匐莓组Sect. Cylactis Focke,但其托叶与叶柄合生,故《中国植物志》 将其移入
空心莓组Sect. Idaeobatus Focke中。
形态特征
低矮
半灌木,高15-50厘米;
根状茎匍匐,木质;地上茎草质,分枝或不分枝,通常直立,有钝稜,幼时密被柔毛,老时几无毛,疏生较长直立针刺。小叶3枚,有时5枚,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稀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片长5-10厘米,宽1.5-3厘米,基部常有2浅裂片,侧生小叶长宽约为顶生小叶之半,长2-5厘米,宽1-2厘米,顶端急尖至圆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老时两面无毛或仅沿
叶脉有柔毛,下面沿脉有细刺,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柄长(2)3-8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2.5厘米,侧生小叶几无柄,均被疏柔毛和直立针刺;
托叶基部与叶柄合生,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达1.5厘米,全缘或边缘浅条裂。
花1-4朵成伞房状,顶生或腋生,稀单生;
花梗长1-2.5厘米,有柔毛和疏生针刺;花直径1-2.5厘米;
花萼外被较密直立针刺和柔毛;
萼片长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尾状或钻状渐尖,里面有绒毛状毛;花瓣倒卵圆形至匙形,白色,长1-1.3厘米,常较萼片长,基部有长爪,被细柔毛;
雄蕊多数,短于花瓣,花丝宽扁;
雌蕊多数,子房近顶端有柔毛。果实扁球形,直径1-1.2厘米,桔黄色,无毛;核具皱纹。
近种区别
黄果悬钩子和
单茎悬钩子(Rubus simplex Focke)区别在于后者茎直立,不分枝,具钩状短小皮刺;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生小叶比侧生者稍大,基部无裂片;茎、叶柄、花梗与花萼均被稀疏钩状小皮刺,可以区分。
黄果悬钩子和
细瘦悬钩子(Rubus macilentus Cambess.)区别在于后者为灌木;小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生小叶柄长0.5-1厘米;萼片外面无刺。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陕西、甘肃、安徽、四川、云南。生于山坡路旁、林缘、林中或山沟石砾滩地,海拔600-3200米。
在中国秦岭太白山主要分布于海拔1300-2400米的低中山和中山锐齿栎及辽东栎林带,呈团块状分布,主要生长在荒坡、路边、林缘空地、沟旁等地,以路边和较平坦的地方分布集中。该区域属于温带气候,温凉湿润,冬长夏短,为缓坡沟谷地貌形态;土壤为山地棕壤;年平均气温6℃,极端最低温度-25℃,极端最高温度35℃;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集中在6-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霜期9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无霜期130-140天。
黄果悬钩子喜光、耐旱、抗寒,但在光照充足、土壤湿润的条件下生长较好,在光照不足和炎热干旱条件下结实不良。
生长习性
黄果悬钩子地上部分于秋季干枯死亡,地下部根状茎沿地表下5-10厘米处匍匐延伸,在茎节处产生不定芽(吸芽),不定芽每年春季萌发,出土后形成当年的地上部茎。横走根状茎抽发地上茎,芽间距离4.5-9.0厘米,平均6.5厘米,发育芽之间的其它芽受到抑制,不再萌发。随着高生长发育,地上茎第2-3枚以上叶腋芽发育,形成2-3条分枝,主茎和分枝顶端开花结实。
花期5-6月,果期8月。
据观察,黄果悬钩子在栽培条件下,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休眠芽开始萌动,草质茎露出地面,4月下旬至6月上旬陆续开花,6月下旬至7月下旬果实由上向下逐渐成熟,10月下旬地上部分逐渐枯黄死亡,转入休眠。
繁殖方法
野生状态下,黄果悬钩子以无性繁殖为主。地下部根状茎沿地表下匍匐延伸,在茎节处产生不定芽,不定芽每年春季萌发,出土后形成当年的地上部茎,从而实现其大量繁殖。
人工繁殖下,将根状茎剪成3-5厘米长小段,有2-3个芽节,留芽2-3个,于秋季或春季整地后开沟浅埋,覆土5-10厘米,浇足水,春季即可出苗,成活率在98%以上,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当年即可开花结实。单株年最大根蘖能力可达到50株以上。
主要价值
果酸甜,可供食用及酿酒;全草供药用,能消炎止痛。
保护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