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山位于
珠海市斗门区中西部,有“珠江门户第一峰”之称,风景幽雅,登高远眺,珠江三大出海口尽收眼底。黄杨山是斗门闻名已久的风景胜地,九峰相连。第一峰海拔581米,面积30多平方公里。
黄杨山
金台寺是清朝乾隆庚申年创建的,前座供有”龙母娘娘”,丙侧有佛像十尊,后座供奉赵氏祖先神位。寺侧设有一石坎,在山峰上用竹筒引水,清洌可口,人称仙水。石砍的水顺流而下,长年不绝,汇成一泉。因泉水清凉,命名为”清泉洌水”。原金台寺位于现金台水库侧,大跃进三年被拆掉主体建筑,后因兴建金台水库,终剩残墙断壁 。90年代初,修复金台寺工程启动。因旧址已被水淹且交通不便,遂选新址于黄杨山南麓“将军卸甲”处,此地风景秀美,前眺崖门海口,后枕黄杨主峰;青龙山绵延于左,白虎山骑伏于右;前面一弘碧水,对岸山头高岩突兀名“登仙石”正是
斗门民间传说的牛仔王升天之处。
黄杨山的瀑布,经过石门,非常
壮观。有一位游客在石门上刻了”第一石门”四个大字,款名”齐杲”,字体写得龙飞凤舞,凡游黄杨山的墨客骚人,必到石门欣赏字体,一饱眼福。前人说:不到石门非
墨客。
很久以前,斗门地区流传着一则民间故事:相传八大仙清闲无事,相约云海四游,博览名山,当游到黄杨山,在第一石门休息时,
韩湘子乐极忘形,顺口吟了一首诗:黄杨山上九峰连,好水好山别有天,日丽风和人欲醉,能饮能逛便成仙。说毕,脱去了鞋,作为八仙曾到此一游的标志。尔后,赤脚仙踪便成为黄杨山一景。
黄杨山的瀑布,长流不绝,经过第一石门下约一百多米有一深潭。相传
汉钟离浏览黄杨山后,汗流浃背,在石门沐浴,猛擦身上的汗泥,由于用力大,磨下一个窝,瀑布流下的水,天天冲击,处久日远,越冲越深,成了深潭。有好奇心的人用一长绳系了石块,放进潭中,试它的深浅,但总不见底,后来投入大糠,有人在大赤坎村的海面看见有大糠浮出,故命名为”无底深潭”。
位于
金台寺附近,一峰高耸,两水夹流,瀑布百丈,有如猛虎下山,徘徊在那里,发出阵阵的吼声,扣人心弦。
登上黄杨山第一峰,可见四面都是海,把整个山环抱着,俯瞰珠海、澳门、中山、台山、崖门等地,历历在目。每当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电艇帆船,互相竞渡,瞭望海上,俨然一块镜面。由于城市的发展,这个景观已经成为了历史。
位于大黄杨村背后约二公里,有一峰叫“也字山峰”。从大黄杨村前行约一公里,有一瀑布,飞流而下,雷鸣阵阵,珠溅四飞。瀑布下有一大圆形石块,四面光洁像杯形。下有一天池,长20多米,深约3米,池下也有两小池,面积比第一池小,池水清澈见底,没有沙垢,四面也没有青苔,杂草,实为天然浴池。池的两旁都是石壁,光滑照人,从第二池侧登山,沿山侧左侧的崎岖小路,蜿蜒而上,再由山脊松林山路向右转,即到
张世杰墓地,墓地名叫“也字山峰”,因它似“也”字形而命名。墓由沙灰石砌成,墓碑是青石,刻文“宋太傅枢密副使赵国张公讳世杰之墓”,墓前有两石柱,一刻“云石空望侍郎宅”,一刻“海水犹潮永福陵”。
张世杰是宋代范阳人,
崖门宋元决战时,他率领艇船突围遇风,舟覆而亡。相传张世杰死后,其尸逆流到黄杨山脚下,突围出来的宋兵把他的尸体埋葬在山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