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星
历史人物
黄景星,又名黄煟南(?一1842),名景星,字家兆,煟南是其号,自署悟雪山人。广东广州府新会县会城人。出身书香之家,父、兄是古琴嗜好者,他自少受到琴瑟熏陶。黄煟南毕生务琴,对岭南琴学的兴起和发展有所贡献。黄煟南授徒遍及西南各省,桃李遍天下。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逝世后,其弟子李宝光将《悟雪山房琴普》重刊行世。
个人简介
署悟雪山人。约生于乾隆晚年。广东新会县邑城人。祖辈都是岭南古琴爱好者,均被称为琴师。自少随父及兄黄观炯学琴,有心得。他自少受到琴瑟熏陶。清熹庆初年(1796年)从其兄黄观炯习琴,练指法、操琴音。黄观炯不幸英年早逝,子黄文玉尚幼,琴技尽授其弟黄景星。景星又于嘉庆初年在里人莫南桥家识其西席香山何洛书(号琴斋)及其子何文槁遂从习琴,尽得其琴曲和指法。嘉庆末期,以廪贡生读于粤秀书院,与侄立峰调琴操缦,自成支派,纂辑古琴谱,博综众说,考究琴操。道光初年,曾受聘于学海堂书院,教习琴法。道光八年(1828年)与同邑琴友陈绮石,陈芷芗兄弟结琴社,邀集琴友聚会,相互砾蘑,徒授传艺,弟子遍岭南,争谓出自其门,一时名声大噪,形成岭南学派,实为创始人也。 广东的琴学,发端于唐宋,盛于清代下半叶的嘉道年间,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岭南派,并且建立广东最早的琴社。黄景星就是岭南古琴派和琴社的创始人。他继承祖业,家学家教不断,启儿孙操琴业于往后。使这个古琴家族对发展岭南(包括我国南部、西南部各省)琴学立下不可磨灭的功迹。
人物平生
景星还将其父《古冈遗谱》手抄本(据说是抄自陈白沙先生的抄本)中30余曲以及乃师何洛书传授的十余曲,考订辑成具有岭南特色的《悟雪山房琴谱》。谱成,学者竞相传抄,一时为之“洛阳纸贵”。《悟雪山房琴谱》所收录的《古冈遗谱》,是南宋移驻新会崖山时王室官员留下的中原文化琴曲,又经过数百年的演绎,熔入岭南民间琴技,成为表现岭南琴派的风格和特色,因而被誉为“冲和雍正,古逸清高”之作品,被视为珍贵的文献。黄景星逝于道光二十二年年(1842年)。在其兄观炯死后的四十多年间,他不但与琴社的琴友切磋琴技,传习琴曲,而且对自己的侄儿黄文玉尽授指法,以延绵祖技。 黄文玉又传于其子黄炳堃。自后,黄炳堃之儿孙皆继承祖志,热爱琴学,琴音不断。直到其孙黄实(字衡秋)在民国期间曾任云南省警务处处长,江西省务委员,代理省长等要职,身在宦海,亦不忘习琴,被人称为操琴能手。 黄氏一族,堪称古琴世家而无愧!
最新修订时间:2022-01-12 23:3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