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村(Huangchao Village)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
柳埠街道西南9公里处,坐落在
泰山背后的重山峻岭之中。全村303户,1081人。
黄巢村是为纪念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而命名的。根据历史文献和实地考查证明,这里是黄巢屯兵作战和殉难的地方。唐代曾称大黄草峪。俗称黄草庄。相传,黄巢起义大军曾在此驻军打仗,战败后,人民为纪念他,将大黄草峪改名为“黄巢”。《旧唐书.列传》载黄巢于唐中和二年(882年)退出长安,转战山东泰山北麓大黄草谷。后遭唐兵追袭,起义军战败。明崇祯《历城县志》记为“锦阳川路,黄草”,清乾隆《历城县志》记为“东南乡仙台六,黄草庄”,民国《
续修历城县志》记为“终宫乡仙台六,黄草庄”。以上县志中称“黄草”,而不称“黄巢”,受传统历史观影响。但当地民间口语相传,称该村为“黄巢”,沿至今日。
据新旧《唐书》和《历城县志》记载:黄巢于乾符二年(875年)率众起义,转战大江南北,号称冲天大将军。中和元年(880年)攻占唐都长安,称帝,国号大齐。中和二年退出长安,中和四年东进泰山之阴黄草谷一带安营扎寨。因唐军追击,义军在黄巢村北“交战岭”与唐军决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激战中全部壮烈牺牲。无奈之际,黄巢命外甥林言斩其头降唐,伺机东山再起。林言不忍心,黄巢立即自剔。林言只得割其头颅,投降唐将尚让。尚让却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为罪名割了林言的头,自己去请功去了。
黄巢村原名“黄草谷”,(今黄巢村内“三官庙”碑文可证)从这里仍能找到黄巢起义军驻扎和作战的遗迹。如车子峪、菜峪、裁缝峪等地,分别是义军存放战车、种菜和制作军服的地方;饮马湾、旗杆窝等地,分别是起义军饮马和竖大旗的地方;村内三官庙是黄巢屯兵的大本营;“交战岭”和“死人沟”是起义军与唐军作战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地方。“死人沟”原名“虎狼谷”,是黄巢殉难所在地。据传当时黄巢在村内大财主杜庆江宅院里安的“金銮殿”。黄巢村还曾经保存过黄巢的一面大旗,旧时每逢大旱,村民们便打出来求雨。可惜这面大旗在“文革”期间失踪了。黄巢村作为黄巢农民起义遗址,1989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巢在村内三官庙考虑作战计划时,被一簇酸枣针挂住了战袍,他说了一句,“不长枣针不行吗?”从此这簇酸枣树就真的不长针了。黄巢村东南角一个小胡同口,有块像牛的石头,人称“卧牛石”。卧牛石蜷身而卧,头向南,背光滑平整,尾安静地绕在身边,唯独没有牛角。相传义军在村内驻扎时,有位小伙子早上牵着9头牛去山上放牧,傍晚回来时竟成了10头。而多出来的这头牛,体格健壮、毛色光亮、双角有力。村民们便认为这是一头“神牛”。后义军与唐兵在交战岭展开激战,这头神牛挺着利剑似的牛角冲入敌阵,被唐兵将领砍掉了一只角。黄巢兵败以后,神牛冲着“死人谷”方向哀嚎三天三夜后,化作了一头石牛。
今村东的黄巢水库像一条巨龙,村民俗称“龙潭”。传说当年唐兵把义军逼得无路可退时,龙潭里的水神便化作美女来到兵营。唐兵看到美女,纷纷追赶起来,当追到龙潭边时,见美女站在水中招手,唐兵便一个个向水中跳去。结果大批唐兵淹死在龙潭里。黄巢村北有座高山,山顶上突兀而起一个圆丘,俗称“和尚帽子山”。传说当年黄巢率领义军来到今柳埠村西南,一座山势陡峭,山顶平坦的地方。因山上没有水源,黄巢为此焦虑。一天,营门外有神通寺朗月和尚求见。黄巢请他进帐,讨教灭唐大计。僧人告别时,拍着黄巢肩头说:“将军拔山擎鼎,文韬武略,何愁大事不成!”。时黄巢顿觉一股神奇力量传到自己身上,就攥起拳头使劲一伸,竟将身边悬崖打出一个洞,泉水从洞内哗哗流出。平坦的山顶上也长出一个两丈多高、几丈方圆,像和尚帽子似的大石丘,营帐被托在了石丘上。石丘四周如刀削斧剁一般陡峭,只有皱折处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山下。黄巢决定在此竖旗招兵,将写有“黄”字的大旗插在石丘顶上,义军很快聚集了数千人马。如今,山顶的圆丘上还留有茶碗口粗的石洞,俗称“旗杆窝”。山顶泉水汇成的水湾,今已滴水全无。当地仍称“饮马湾”,此处还有宽阔、平整的“跑马场”等。
今柳埠一带,端午节这天家家都在门前插艾蒿,这一习俗也与黄巢义军有关。当年黄巢带领义军举旗造反,观音菩萨知道后,为检验黄巢是否滥杀无辜,就变成80多岁的老妇,肩背大孩子,手领小孩子,出现在黄巢必经的山路上。黄巢在马上见妇人挡道,便下马问明情由。老妇人说:“肩上背的是自己孩子,手里领的是别人孩子。你若杀我,必先杀死我的孩子,而别人孩子可乘机逃走啊!”黄巢一听恍然大悟,跪在老妇人面前发誓:“黄某举旗造反,是为推翻黑暗统治,决不会滥杀无辜!”说罢从身边拔起一把艾蒿交给老妇人道:“明天一早插在自己大门上,我的将士不会动你一根毫毛。”观音菩萨将黄巢的诺言告诉了附近贫苦百姓。端午节这天,百姓们家家门前都插了艾蒿。举事的义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而住在豪华宅院中的土豪劣绅们则不知此事,义军则毫不留情。插艾蒿的习俗遂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