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家,女主人以不信任的眼光捕捉玲玲的行 动。每天要玲玲报菜帐,并亲自验秤 。齐家女儿成天讲究吃穿,对玲玲尖酸刻薄,随便支使。尽管玲玲终日埋头苦干,却得不到主人的好评。一天 ,因为少了一件毛衣,女主人断定玲玲偷窃,双方发生争执。玲玲不堪忍受齐家母女的侮辱,深夜冒雨离开齐家。
接着,她来到赵家照顾产妇柳红荣,红荣的丈夫推托工作忙,无法回家,将一大堆家务活丢给了玲玲。玲玲精心护理红荣母子,使红荣深为感动。她们互相体贴,情同姐妹。后红荣遭丈夫抛弃,生活拮据,这对患难的姐妹只得分手。
后经同乡大妈介绍 ,玲玲又到周家帮佣。周家爷爷、奶奶待玲玲亲如孙女,玲玲在优越的环境中学得一手烹调技艺,并在奶奶的悉心指导下练就一笔好字。周家孙女周星星因报考歌舞团落选,在爷爷的启迪帮助下,办起了饭店并当了经理,她还聘任玲玲为饭店的货源向导。两个年轻的姑娘满怀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
为了展现时代特点、揭示主人公刚从农村出来对城市生活不理解的特点,导演将原剧本中玲玲服务的第一家雇主柳家改为第二家,把第二家齐家改为第一家。原剧本中,第三家周家的故事是以周星星投考歌舞团未果为中心展开的,主人公玲玲居于次要地位。导演认为,这样对刻画玲玲不利,更有立意不清、主题偏移之嫌,故而在不改变中心事件的前提下,把玲玲放在核心位置,用更多篇幅表现玲玲内心的矛盾。文学剧本中,画找到后是星星自己送去的,导演改为玲玲为弥补过错,把自己买的黑毛衣和画一起作为礼物送去走后门。此外,还调整了玲玲与家乡、哥哥这条线,通过玲玲哥哥的转变,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
为了表现生活的真实性,该片全部用实景拍摄,齐、柳、周家除了几件主要家具为色调、风格协调统一做了调整外,大部分是原主家生活的自然状态。导演还在街道、市场有选择地进行“偷拍”。此外,导演大量使用音响效果,减少音乐伴奏,以追求生活感。
该片写的都是一些家庭琐事,但却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是一支赏心悦目的时代抒情曲。它把镜头直接插到了生活之中,给人以鲜明的时代感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影片以情动人,抓住人物感情的共鸣点,做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和渲染,收到了情真意切、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电影通讯》主编李文斌评)
该片通过主人公在北京三户不同人家帮工的独特遭际,揭示了她的性格发展,凝聚着时代的丰富信息,在银幕上呈现出一幅新旧交替时期的社会风情画。它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搞活了的社会生活本质的艺术折射,以不同的生活断面生动地揭示出社会主义新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讴歌了中华民族奋飞的伟大时代,却不着一丝政治说教气。它的情节既单纯又厚实,虚实相生,含有生活流动的内在关联性,达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美的境界。它透过人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描写,使纪实性的艺术探求与典型化的形象刻画水乳交融,显示出散文电影所独有的魅力。(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
黄式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