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宏嘉(1924年8月5日—2021年9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临澧。微波和光波导学家,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
上海大学教授。
人物生平
1924年8月5日,黄宏嘉出生于北京。
1940年—1944年,就读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4年—1945年,参加中国远征军,担任随军英语翻译。
1946年—194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任教。
1948年—1949年,就读于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6年—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北京电子所研究员、微波传输研究室主任。
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1964年,任教于北方交通大学。
1964年—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理论研究室主任。
1979年—1987年,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副校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7年,任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名誉校长。
1989年,被聘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磁学科学院院士。
1994年,任上海大学名誉校长。
2006年,任上海大学终身教授。
2021年9月22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黄宏嘉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最早研制出了中国的单模光纤;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论证了从微波波导到光波导的发展;完成了理论层面的奠基后,开始着手于应用与实践的探索;1979年,开始单模光纤研究,经过两年的攻关,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单模光纤;接着,开展了整整三年“单模光纤技术”的研究,完成了一个400兆比特30.7公里的传输系统,这是中国最早的光纤通信系统;20世纪80年代末,从单模光纤转向了特种光纤的研究;1997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制出宽带光纤波片。
1979年,黄宏嘉在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光纤研究实验室—波科学研究实验室。
截至2021年9月,黄宏嘉先后在《
物理学报》《
电子学报》《
数学学报》等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代表著作有《微波原理》《耦合模理论》《光波导科学》等,其中部分论著参考如下:
[1]黄宏嘉.远程波导不规则性的普遍理论[J].电子学学报,1962(01):4-20.
[2]黄宏嘉.毫米波段波导传输的一些问题[J].电信科学,1958(2):4.
[3]黄宏嘉.微波强耦合论[J].物理学报,1962(01):27-55.
[4]黄宏嘉.超模式概念及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1985,000(002):5-9.
[5]黄宏嘉.光纤与薄膜光波导的本地简正模式[J].电子学报,1980,000(001):22.
[6]郭强,简维廷,黄宏嘉.集成电路可靠性介绍[J].集成电路应用,2008(7):1.
[7]郭强,简维廷,黄宏嘉.集成电路制程可靠性介绍(一)[J].集成电路应用,2009(Z1):51-52.
[8]黄宏嘉.从微波到光[J].电子学报,1979(03):3-24.
[9]钱景仁,来芒,黄宏嘉.阻抗微扰概念在计算中继圆波导不规则性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1965(01):69-74.
[10]黄宏嘉.微波原理.2[M].科学出版社,1963.
人才培养
黄宏嘉总结了几点学习方法:首先,数理基础要打扎实;第二,要学会对资料的选择,科研选题要把握该领域前人的成果,从资料中找出几篇经典的加以细读;第三,要大胆创新,创新是长期脑力劳动的突变,不花费极大的劳动,灵感是不会凭空来的;第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科研属于技术应用科学,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黄宏嘉的曾祖父
黄道让,晚清科举进士、诗人;黄宏嘉的父亲
黄右昌,法学家、诗人,曾任北京大学法科教授、法律系主任,湖南大学法律系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曾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黄宏嘉兄弟姐妹共八人,大哥黄宏建办实业;二姐
黄绍湘是历史学家;二哥黄宏熙是大学教授、翻译家,曾任河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弟弟黄宏荃是大学教授、翻译家;妹妹黄颂康是历史学家。
黄宏嘉对自己很“抠门”。1982年,李政道回国,特意要来见他。为了这次会面,他在家居然翻不出一件好点的衬衫,最后挑了一件,衣服领子还是补过的。他的衬衫总是补了又补,一双凉鞋穿了30多年,连鞋匠都不愿意再补。
人物评价
“黄宏嘉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为中国微波技术及光纤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教育报》评)
“黄宏嘉是中国研究光纤通讯领域的先驱,是中国单模光纤技术的开拓者。”(《
新民晚报》评)
“黄宏嘉是世界光导纤维之父。”(《
中国教育报》评)
人物纪念
黄宏嘉创立了“超模式”概念,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使微波与光纤研究的模式耦合理论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其独创的光纤传输“超模式”理论被国际同行称为“黄氏模式”。
1986年,黄宏嘉将专利转让费其中的100万元捐给了家乡;2001年,他又给家乡捐了10万元,用于开办少儿图书馆,设立奖学金;2018年,他再用自己的院士津贴为家乡捐献价值12万元的电脑和书籍。
1997年,黄宏嘉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制出宽带光纤波片,被贝尔实验室命名为“黄氏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