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外交名臣。 黄孙茂素有大志,十二岁时就曾声言“大丈夫若不能为国立功,乃造化中赘物”。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初授浙江江山县令,调邵阳,得罪宗藩,降为彰德府教授。不久,升国子监助教,工部主事、员外郎。在任
工部虞衡清吏司主事时,库内积有白银7000余两,他约束司官,不得私分,并奏明立案。后兵部以孙茂有戍边之才,荐为山东省青(州)、登(州)、莱(州)海防兵备道副使。登、莱二州地势险要,山海交错,历来为海盗骚扰,烧杀抢掠,危害甚大。他抵任后,筑城设防,对通海者,严加勘察,民得以安。
朝鲜为明朝属国,天启年间,朝鲜叛逆李适、韩明琏等起兵直逼朝鲜京城,后金亦欲兴兵朝鲜。朝鲜内外交困,向明王朝求助。明朝廷派熟谙外交,威望著于海疆的黄孙茂持节前往安抚。黄孙茂抵朝后,态度从容,言词慷慨地宣传明朝政府“一视无间”的外交政策,晓以“两国近领,须结邦交,勿成仇敌”的民族大义,致使“兵事立解,两国亲善”。黄孙茂回国前夕,朝鲜国王以黄金万两相赠,他却婉言谢绝。当地百姓深感于他的
高风亮节,特意为他树立了“清德不忘”碑。
崇祯九年(1636),黄孙茂改任监军加参政,驻守朝鲜湾中的皮岛。他实地勘察,整顿海防,对士兵进行防卫、出击、配合、策应等训练。十年(1637)五月,后金攻占朝鲜,随即令明军叛将孔有德、
耿仲明率兵攻打皮岛,黄孙茂亲率将士英勇抗击。但因明军中内奸与后金里应外合,开门引后金兵入衙。在群敌面前,黄孙茂视死如归,以腹触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