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精神
文化术语
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师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做出了奉献。黄埔精神实质是以爱国为核心的精神力量,是维护和捍卫祖国完整统一的坚强信念,具有推动社会进步和积极带动社会前进的先锋行动的风范。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在历史上,黄埔军校曾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齐名,是世界著名的几大军校之一。
今天,随着岁月的流逝,黄埔军校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成为遥远的记忆;但黄埔精神却穿越时空,传承至今,继续散发着无穷的魅力,产生着久远的影响。
精神的提出
“黄埔精神”作为一个固定词组、一个特定的概念,最早是在什么时间、由谁提出来的呢?
从目前已有的文献资料看,最早提出“黄埔精神”这一概念的是黄埔军校政治教官安体诚。1926年9月23日,安体诚在《黄埔日刊》发表了“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第一次提出了“黄埔精神”这个概念。文章一开头便写道:“一个团体,一种组织,只要它能继续存在而成为一种势力,必定具有也必定形成一种特殊精神;能使它的正当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扬与广大,这种团体必定是能完成其使命而创造出无限之价值的。这团体精神的具有与形成,发扬与广大,其可能性,当然要受历史和环境的支配,同时也必然要靠各分子之人为的努力而进展!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它在中国已形成一种势力,已成为中国革命工作上很有关系的一个组织了。这其中有它的特殊精神存在,已是本校和留意本校的人都能感到而承认的了。它的精神,有以名之,名之曰‘黄埔精神’!”
不久,在1926年10月4日举行的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典礼上,全体毕业生宣读的誓词又提到了“黄埔精神”。誓词全文为:“不爱钱,不偷生。统一意志,亲爱精诚,遵守遗嘱,立定脚跟。为主义而奋斗,为主义而牺牲。继续先烈生命,发扬黄埔精神。以达国民革命之目的;以求世界革命之完成。”
此后,黄埔精神的提法和使用频率更加多了起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黄埔精神自身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黄埔精神?它的内涵都包括哪些内容?理清这些问题,对于正确地理解和把握黄埔精神,更好地发扬黄埔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黄埔精神的内涵,安体诚在《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中作了初步阐述。他认为,黄埔精神首先是“始终充满着信仰并实行真正中山主义的革命军人精神”;其次“是除了它所具之一般的军人精神如不怕死,甚至有政治主张(不论何种)和我们个人主观所希望的外,分析它的特具的精神,可以说黄埔精神是建筑在总理所定的:(一)联俄,(二)联共,(三)拥护农工三大政策上的。彻底厉行本党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的精神,就是迄今的黄埔精神之所以为黄埔精神。”
随后,在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典礼上,学生代表郭俊英(即郭化若)在演说词中对黄埔精神的内涵也作了同样的解释:“什么是黄埔精神?具体说来,就是实行总理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本来这是党的根本政策,但因在黄埔表现得特别清楚,就是说我们同学对于这三大政策认识得特别明了,特别努力的去拥护并且实行,所以说是黄埔的精神。”这种解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黄埔精神的理解和认识。
此后,黄埔同学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英勇奋斗的过程中,经过战争的洗礼、人生的磨砺,对黄埔精神的理解视野更为宽阔,认识更加深刻。
目前,对黄埔精神的内涵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四个字:“爱国、革命”;二是把黄埔精神概括为六个字“牺牲、团结、负责”。对这六个字,有人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认为有了牺牲精神,即能无我无私,不畏艰险,以少胜多,以一当万;有了团结精神,就能亲爱精诚,协调合作,义共患难,志同生死;有了负责精神,即能贯彻命令,负责到底,不达目的,决不中止。应该说,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只不过因理解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而在表述上有所区别罢了。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两种解释。用“爱国、革命”来概括黄埔精神的内涵,可以说是抓住了黄埔精神的主旨、核心,这也是黄埔精神的本质特征。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说到黄埔精神,就不能不讲到黄埔军校;讲到黄埔军校,就不能不了解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的初衷和办学理念;而要了解孙中山先生创建黄埔军校的起因和目的,就不能不清楚孙中山先生坎坷的革命经历。
孙中山先生走上民主革命道路后,为了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发动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都失败了。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
孙中山在美国获悉消息,于年底回国,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1月1日,他宣誓就职,宣告了中华民国的诞生。但是,掌握清政府实权的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内外勾结,上下施压,迫使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职务,革命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中。此后,孙中山先后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希望借助军阀的力量去达到革命的目的,结果都失败了。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成立革命政府,积极准备北伐。但第二年,粤军头领陈炯明勾结直系军阀,在广州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回到上海。在绝境中,孙中山遇到了共产党,他真诚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1922年9月,孙中山开始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开始了黄埔军校的筹建工作。关于创建黄埔军校的目的,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说得十分清楚:“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惨痛的教训告诉他,要救国图存,就要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在办学理念上,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新的课程设置,新的训练方法,打造一支为实现他的理想而奋斗的新型的革命武装。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经历和创办黄埔军校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主导他行动的始终是爱国革命的思想。孙中山先生深知,要使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要让中国拥有光明的前途,腐朽的清王朝必须推翻,祸国殃民的各路军阀必须打倒。否则,国家无望,民族不兴。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孙中山先生正是举着爱国革命的旗帜一路走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的这种思想和实践,深深地影响了黄埔军校,深深地影响了黄埔师生,也给黄埔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由于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通过革命行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在黄埔军校,“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在黄埔师生身上,革命精神体现得最为鲜明。就连后来站到革命对立面的蒋介石先生当时对学员都说道:“你们来黄埔军校,是为了革命;如果我将来不革命,以至反革命了,你们就起来反对我、打倒我。”应该说,革命思想在当时的黄埔军校是深入人心的。
至于“牺牲、团结、负责”的精神,不仅在黄埔军校的教育中特别强调,而且在黄埔师生身上同样体现得十分明显,特别是在东征、北伐和抗战这种血与火的考验中,黄埔师生将这些精神展现得更是淋漓尽致。
可以这样说,“爱国、革命”在黄埔精神中解决的是“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问题;“牺牲、团结、负责”在黄埔精神中解决的则是“怎样扛枪、怎样打仗”的问题。这是两个层面的东西,前者是灵魂、是方向,后者是方法、是途径。两者的解释虽然有所不同,但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却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共同存在于黄埔精神的内涵中。
当然在这两种解释之外,在黄埔精神的内涵上还应该加上两条:一是艰苦奋斗的精神,二是无私奉献的精神。
关于艰苦奋斗这一点,在黄埔军校初创时期体现得非常突出。当年,黄埔旧址“败瓦颓垣,荒烟蔓草,已久为狐鼠窃居之所。”草创人员,“着手修葺,披荆斩棘,除秽去污,飞垩流丹,焕然一新。以前蛇鼠丛众之墟,一变而为跃马谈兵之地。”黄埔同学的生活当时也是十分艰苦。曾任黄埔军校入伍生队代理总队长的张治中曾这样描述:“学生的服装只是一套灰布的衣服,没有袜子,赤着足穿草鞋。住的房子更是简陋得很,当时只有一部分学生借用从前黄埔陆军小学的瓦房来住的。此外就完全住在临时用芦席搭成的棚子,睡的是用竹子担起的床。”在以后的峥嵘岁月里,黄埔同学同样与艰苦相伴,与奋斗相随。
无私奉献在黄埔精神中同样占有重要的位置。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大门口贴着这样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贪生怕死请走他路”;在黄埔同学中有一句口号叫得很响,“爱国家,爱百姓,不要钱,不要命”;孙中山先生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对黄埔同学讲得更加明确,“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这些都强烈地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作为黄埔同学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勇于抛弃自己的私利,一心从事革命的事业。
综上所述,黄埔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爱国、革命、牺牲、团结、负责、奋斗、奉献等七个方面。
精神的成因
一种思想的产生不是凭空的,一种精神的形成也是有条件和过程的,黄埔精神也是这样。
首先,当时的中国社会状况是催生黄埔精神的土壤。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处于军阀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各路军阀连年混战,烽烟不断。由于军费激增,大小军阀在他们的统治区内巧立名目,增收捐税,滥发纸币,大肆搜刮,致使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当时全国人民共同的强烈愿望。中国的这种政治、经济、社会和民生状况,正是黄埔精神产生的客观条件。
其次,黄埔精神的成因在于当初报考黄埔军校的人都是一些爱国的热血青年,他们到这里来,不是为个人寻出路、谋生存,而是为国家谋前途,为民族求解放,为社会找出路。当年,郭俊英(即郭化若)代表第四期毕业学生发表的演说词中的一段话集中反映了当时黄埔同学的现实思想。他在演说词中讲到:“我们看见旧社会制度,它的经济组织,生产关系,都不合于社会多数人生活的要求。我们不能忍受这种压迫下去,我们要起来反抗它!只有黄埔训练出的军队,是革命的武力,所以我们跑上我们青年的出路黄埔来。于是抛弃家庭,牺牲一切,到此革命军的重心地,来学革命的技术,准备着为民族解放的先锋,去打倒那八十年来压迫侵略我们中国,及其他各弱小民族的国际帝国主义者和其真走狗军阀,及一切反革命派。”正因为黄埔同学抱着这样的目的来入学,所以他们在黄埔军校接受黄埔精神的熏陶和教育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这当中,他们既是黄埔精神的受众者、参与者,也是黄埔精神的承载者和体现者。离开这个群体,就谈不上黄埔精神。
第三,黄埔军校是培育黄埔精神的摇篮。从建校伊始,孙中山即将“以党治校”作为军校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校总理由党的领袖兼任,在军校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建有一套政治工作与政治教育制度。当时,孙中山以国民党领袖的身份亲任校总理,直接参与军校重大决策。党代表则在加强党对军校的领导,保证党的主义和方针政策在军校的贯彻落实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党代表在代表党组织对军校各项工作实施监督和指导方面,与校长具有同等职权。政治部是辅助党代表进行政治工作、管理党务和实施政治训练的领导机关,负责对学生灌输政治理论知识,培训革命精神。
当时,在黄埔军校开设的政治教育科目有:中国国民党史、三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帝国主义、社会进化史、社会学科概论、社会问题、社会主义、政治学、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各国宪法比较、军队政治工作、党的组织问题、中国政治经济状况、世界政治经济状况、政治经济地理等。为了督促黄埔同学学习政治,认真接受政治教育,当时还以校长令的形式发文,严令官长学生学习研究政治。此外,在军事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上,黄埔军校同样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让黄埔同学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摔打磨练,提高军事技术,增强意志信念。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黄埔精神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逐渐深入到黄埔同学的心里,融入到他们的血液中,体现到他们的行动上。
第四,精神具有继承性,黄埔精神既是民族精神孕育的结果,也是民族精神在特定时期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在千百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价值取向,熔铸了自己内涵丰富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积数千年文化思想之精华,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重气节,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思报国,常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重奋斗,坚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讲奉献,推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倡清廉,追求“公生明,廉生威”、“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精神经过积淀和发扬,成为民族凝聚的根、不散的魂,成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的熏陶下,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发展阶段,先后诞生了许多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具体精神。远的不说,仅现代就有我们熟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战精神,以及后来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黄埔精神,因为黄埔精神也是民族精神孕育的结果,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所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黄埔精神中不仅有所涵盖,而且在黄埔师生身上更有突出表现。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黄埔师生东征、北伐,浴血奋战;特别是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黄埔师生挺身而出,抗击日寇,用血肉之躯和全国人民一道筑起了保家卫国的坚固长城。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恪守军人天职的负责精神,亲爱精诚的团结精神,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不仅是黄埔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反映。可以说,黄埔精神孕育于民族精神之中,同时也充实和丰富了民族精神。
现实意义
黄埔精神虽然产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但它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仍然需要发扬光大。
首先,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包括国家经济实力的极大增长,也包括民族精神的光大弘扬,包括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极大增强。对于民族精神在一个国家复兴中的重要作用,孙中山先生讲过一番发人深省的话:“中国从前是很强盛很文明的国家,在世界中是一个强国,所处的地位比现在的列强像英国、美国、法国、日本还要高得多。因为那个时候的中国,是世界中的独强。为什么从前的地位有那么高,到了现在便一落千丈呢?此中最大的原因,我从前已经讲过了,就是由于我们丧失了民族精神。所以国家便一天退步一天,我们今天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黄埔精神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革命、牺牲、团结、负责、奋斗、奉献等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精神。特别是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她不仅是黄埔精神的核心,也是民族精神的灵魂,坚持和发扬她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这面旗帜下,人们能够超越曾经有过的恩恩怨怨,不必计较彼此的得得失失,同心同德,为国家、为民族奋斗不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尝艰辛,屡遇强敌,始终不散不倒不灭,靠的就是人们心中永远不变的爱国情结。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当年,在外敌入侵国家面临危难之际,黄埔师生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浴血杀敌,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今天,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要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坚决反对“台独”和一切西化、分化我国的图谋,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其次,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增强黄埔同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有助于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天下黄埔是一家。”不论先期后期,不论大陆台湾,不论海内海外,黄埔同学同出一门,黄埔精神是维系黄埔同学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动员和组织黄埔同学的一面旗帜。无论过去和现在,广大的海内外黄埔同学都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当年,在抗日战争的紧要关头,叶剑英同志曾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指出:“黄埔同学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是光荣而重要的。在抗战中,只要30万黄埔同学真正全部发扬黄埔精神,谁敢中途妥协?谁敢进行内战?”时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先生曾训勉军校师生说:“我们是为着有了第一次黄埔精神的鼓舞,才有北伐的成功;有了第二次黄埔精神的重振,才有抗战的胜利。”今天,发扬黄埔精神,能使黄埔同学自然联想起自己曾经的岁月与沧桑,重新唤起心中不曾失去的光荣与梦想,有助于更广泛地团结海内外广大黄埔同学,调动他们的积黄埔2006年第3期极性,为推动祖国和平统一、振兴中华民族贡献力量。
第三,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增强黄埔后代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由于历史和人为的原因,在大陆的黄埔同学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太多的坎坎坷坷,很多人甚至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今天我们重提发扬黄埔精神,客观上起到了给历史以公正、给黄埔同学以肯定、给黄埔后代以鼓舞的作用,有助于增强黄埔后代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使黄埔精神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第四,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整个社会了解黄埔军校和国共合作的历史,有助于增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毛泽东同志多次谈及。1936年在红军大学开学典礼上,他说:“第一次大革命时期有一个黄埔,它的学生成为当时革命的主导力量,领导了北伐的成功,我们红大就要继承着黄埔的精神,要完成黄埔未完成的任务,要在第二次大革命中也成为主导的力量,即是要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1937年,毛泽东同志在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又讲道,“从前有个黄埔,那里表现着一种朝气,这种朝气也就代表着一种倾向。黄埔和陕公一样,同学是从各地方来的,又分布到各地方去。那时的黄埔是要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它是那时中国进步的缩影。”此后,毛泽东在《抗大三周年纪念》一文中再次写道:“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这些论述都对黄埔军校和黄埔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当然,不仅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精神也是国共两党共同培育的结果。国共合作的历史给人们的教育和启示今天同样发人深省。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过两次合作。第一次合作,推动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第二次合作,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段历史再次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合则两利,分则两伤。今天,发扬黄埔精神,有助于凝聚包括广大黄埔同学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引导人们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大义为先,团结一心,携手并肩,把握大势,着眼未来,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21:02
目录
概述
黄埔军校简介
精神的提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