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陷穴
黄土区地表出露的穴状凹地
黄土陷穴是指黄土区地表出露的一种穴状凹地。黄土陷穴分布很广,常呈串珠状,往往出现在冲沟的两侧近沟缘处、冲沟中跌水的上方、沟头陡崖的上方。它是冲沟发育的初期。
简介
黄土陷穴是黄土地区一个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黄土的湿陷性经水的冲蚀和溶蚀以及地下水潜能作用,形成暗沟、暗洞、暗穴等,这些统称陷穴。在地形起伏多变、地表径流容易汇集的地方,在土质松软、垂直节理较多的新黄土中,最容易形成陷穴。
黄土陷穴主要分布在沟间地边缘陡坡、陡崖地带和冲沟沟头谷坡的上部,特别是当公路从高阶地(或黄土塘)区以路堑形式通过时,常在堑顶一定范围内形成大量卸荷裂隙,若堑顶排水系统不畅,雨水、农田灌溉水就会沿这些卸荷裂隙下渗潜蚀,发育成新的黄土陷穴。
大量黄土陷穴沿堑边发育,常会酿成黄土滑坡、坍塌、泥流等灾害。此外不合理的改移沟道,堵截深沟,造成上游大量积水,增加水利梯度,使水渗入地下,冲蚀土体,也常人为形成暗沟、暗穴。施工填土未压实,弃土不当,不平整,也会促成陷穴的产生。
形成条件
黄土陷穴的产生条件有:
(一)土质松散,具有垂直或倾斜的裂隙或断裂,
(二)有比较集中的地表水下渗;
(三)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多处,特别是缓坡突变为陡坡处;
(四)人的活动,如不合理的改移沟道,堵截深沟,造成上游大量积水,增加水力棒度,使水渗入地下冲蚀土体,造成暗穴、暗沟;施工弃土不当、不整平,降雨后积水也会促成陷穴的产生。
类型
根据黄土陷穴的形态特征,黄土陷穴一般分为碟形地、竖井状陷穴、漏斗状陷穴、串珠状陷穴和暗穴等五类。
1.碟形地
具有直径数十米的椭圆形凹地,深度一般为2~3m,边缘坡较陡。多发生在黄土塬部分或没有排水坡度的地方,由于降水量不断积聚,并沿孔隙或节理逐渐下渗,黄土不断浸湿,在重力作用下沉陷而成。有碟形地之处表示此地黄土有自重湿陷性。然而,有自重湿陷性的黄土却不一定产生碟形地。
2.竖井状陷穴
陷穴边缘陡峭,口径与深度相差可达数倍,一般由漏斗状陷穴发展而成。
3.漏斗状陷穴
产生在黄土梁边缘或谷坡附近,常见成群分布,口径几十厘米到数米,底部有时还散布着小孔穴,由于坡面上径流的集中,流水沿着黄土节理下渗潜蚀而成。
一般不单独存在,多以暗沟相连,成串珠状陷穴,常出现在越岭回头展线,危害路基十分严重。
5.暗穴
形态各种各样,可直可曲,忽大忽小,通常为陷穴的通道,在越岭展线表面不见径流迹象,而在最低线路基流出。也有单独成盲沟存在的。由于是地下水的溶蚀和潜蚀而成,所以某些特殊的暗穴系古窑洞和墓穴造成的。
危害性
黄土陷穴常常能引起工程建筑物的破坏,它可直接引起铁路路基下沉、房屋下沉开裂等。
有时由于黄土陷穴的存在,使水大量灌入路基和边坡,从而导致路基溃爬和边坡坍滑。特别是地下暗穴,由于不易被人发现,时常在工程建筑物修建后,导致突然发生建筑事故,其损失极为严重,如黄土地区铁路路基因暗穴引起轨道悬空,造成行车事故;厂房下沉开裂报废等。
所以说,黄土陷穴问题,也是黄土地区的一个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故在黄土地区进行建筑,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论证,给出定性定量评价,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防治
黄土陷穴的发生与发展是相当快的,往往在一场大雨之后,即可形成巨大的陷穴、睹穴,因此平时就应在调查认为可能产生陷穴的地段做好预防工作,对已查明的暗穴迅速予以整治。
(一)预防工作主要是做好排水。路基坑洼积水及表土松散等处,应填平夯实并采取防渗措施。
(二)对已发现的暗穴、暗沟,可以采用灌砂、灌浆(包括灌泥浆)、开挖回填等措施。开挖回填方法较简单,效果较好。开挖方法有:导洞竖井和明挖等。陷穴较大,可灌泥浆,施工容易,效果较好,施工时可利用钻机打孔,利用自然压力向暗穴内灌泥浆(泥浆电水与黄土按1.5~2:1比例配合而成)。灌泥浆应进行二次,待第一次灌满泥浆干燥收缩后,再进行第二次灌浆塞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0:45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