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木姜子
樟科木姜子属植物
黄丹木姜子(学名:Litsea elongata (Wall. ex Ness) Benth. & Hook. f.)是樟科、木姜子属常绿小乔木或中乔木。树皮灰黄色或褐色。小枝黄褐至灰褐色,密被褐色绒毛。顶芽卵圆形,鳞片外面被丝状短柔毛。叶互生,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叶柄密被褐色绒毛。伞形花序单生,少簇生;每一花序有花4-5朵;花梗被丝状长柔毛;花被裂片6,卵形。果长圆形,成熟时黑紫色;果托杯状。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中乔木,高达12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灰黄色或褐色。小枝黄褐至灰褐色,密被褐色绒毛。顶芽卵圆形,鳞片外面被丝状短柔毛。叶互生,长圆形、长圆状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6-22厘米,宽2-6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革质,上面无毛,下面被短柔毛,沿中脉及侧脉有长柔毛,羽状脉,侧脉每边10-20条,中脉及侧脉在叶上面平或稍下陷,在下面突起,横行小脉在下面明显突起,网脉稍突起;叶柄长1-2.5厘米,密被褐色绒毛。
伞形花序单生,少簇生;总梗通常较粗短,长2-5毫米,密被褐色绒毛;每一花序有花4-5朵;花梗被丝状长柔毛;花被裂片6,卵形,外面中肋有丝状长柔毛,雄花中能育雄蕊9-12,花丝有长柔毛;腺体圆形,无柄,退化雌蕊细小,无毛;雌花序较雄花序略小,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粗壮,柱头盘状;退化雄蕊细小,基部有柔毛。果长圆形,长11-13毫米,直径7-8毫米,成熟时黑紫色;果托杯状,深约2毫米,直径约5毫米;果梗长2-3毫米。花期5-11月,果期2-6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印度、老挝、缅甸、尼泊尔、越南也有分布。生于海拔500-2000米的山坡路旁、溪旁、杂木林下。
繁殖方法
从生长健壮的树木采集果实,果实由青绿色转为紫黑色即可采收。采集到的果实在室内堆沤一周时间后,搓揉,漂洗,去除杂质。黄丹木姜子种子富含油脂,不耐储藏,宜随采随播。圃地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排灌条件良好,土壤肥沃。施足底肥,并进行土壤消杀。
采用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4-5厘米,覆土2-2.5厘米,播后盖上稻草,每亩播种量为15-20千克。第二年4月上旬左右,幼苗出土40%左右时就分批揭除覆盖,尽量选择傍晚或阴天进行,不要一次性揭除,宜保留30%左右,以利于遮阴保墒。由于黄丹木姜子小苗不耐高温,揭草后要及时搭建遮阴网。其间注意除草、松土。
5-7月间,每2-3周增施一次氮肥,以少量多次为原则。根据土壤降雨情况及时排灌水。8月以后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在此期间开始炼苗,晴天下午4时除去遮阴网,第二天上午9时再盖上,阴天不用遮阴。通过1个月左右的炼苗后可以去除遮阴网。
主要变种
主要价值
木材可供建筑及家具等用;种子可榨油,供工业用。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20年 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黄丹木姜子.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17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