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麻风树、
白避霜花。属于热带常绿乔木。它生长茂盛,分布面积广。在西沙生长着独特的原始热带树种,其中又以
永兴岛、
金银岛和
东岛分布的面积最大,大都相连成片。分布面积最小的是
琛航岛,仅在岛内低平地带有生长。
乔木,高3-15米,胸径8-20厘米,树皮灰白色,皮孔椭圆形;小枝浑圆,中空,上部被短茸毛和刺毛,后渐变无毛,叶痕明显,半圆形。叶大,生于枝的顶端,纸质,心形,长15-25厘米,宽12-2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细齿,上面深绿色,生糙伏毛和稀疏的刺毛,下面被短茸毛和极小的红色腺点,脉上疏生刺毛,钟乳体细点状,上面较明显,基出脉3-5条,下面一对较细短,上面一对弧曲,达中部近边缘,与侧脉网结,侧脉5-7对,弧曲,在近边缘处彼此网结;叶柄长7-15 厘米,初时被短茸毛和疏生小刺毛;托叶宽三角状卵形,长约1厘米,背面被短柔毛,早落。花序
雌雄异株,生小枝近顶部叶腋,长圆锥状;雄花序具短梗,长达约20厘米,序轴上密生短柔毛;雌花序长达50厘米,花序梗长达25厘米,序轴和花枝上密生短柔毛和刺毛,常有极小的红色腺点。雄花近无梗,在芽时径2毫米;花被片5,卵形,外面被微毛;雄蕊5;退化雌蕊倒圆锥形,长近1毫米,?ザ私仄健4苹ㄎ薰#?4-6朵花呈一列着生于稍肉质微膨大的
团伞花序托上,在果时,花梗增长,团伞花序托不明显;花被片4,稍不等大,侧生2枚稍大,卵形,长0.8毫米,背腹生2枚三角状卵形,长约0.6 毫米,外面密被微毛和稀疏的小刺毛;柱头丝形,长2-3毫米。瘦果近圆形,歪斜,压扁,长约3毫米,熟时变黑红色,两面有明显的疣点,花梗在果时浑圆,在柄的顶端具关节。花期9-10月(广西),1-2月(云南);果期10-12月(广西),4-5月(云南)。
西沙群岛的主要代表树种,位于南海北部海面。散布在北纬15度60分至17度08分,东经111度11分至112度54分之间,是由将近40个礁岛、礁滩、砂岛和砂州所组成,整个面积约有200平方公里。它是构成我国南海诸岛的一部分。在西沙生长着独特的原始热带树种——麻风桐和羊角树,它们成为西沙群岛的主要代表树种。
麻风桐的树皮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在树干上有明显的保存下来的沟和大叶痕。它夏季开花,花白色芬香,秋季结果。整个树干在离地面1~2米即行分枝,树干多呈弯弯曲曲的向上发展,因它弯曲的树枝,如同得了麻风病的手指一样,而得名。树高一般是8~10米,最高可达11米。麻风桐愈近海岸或树林的边缘地区,生长得愈矮,主要是在沿岛的砂堤以内地带,特别是地势低平的地区生长。这样可以减少风吹的影响,使枝干不易折段。
在西沙群岛除上述主要原始树种外还有银毛树和榄仁树等。由于岛屿和内陆长期隔离,土壤条件较特殊、从而使这些森林始终停留在发育的前期阶段,种类简单,比较年轻。因此,西沙群岛的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持较为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