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是禾本科牡竹属常绿乔木状竹类植物。茎秆高20-25米,径15-30厘米,梢端弓形下弯,新杆被白粉,基部数节节间具黄褐色毛环,箨环常有箨鞘基部的残余物;小枝叶鞘背面疏生易脱落刺毛,叶耳不明显或无,鞘口无縫毛,叶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叶坚而脆,顶端呈圆口铲形,两肩宽圆,背面疏被易脱落棕色刺毛,箨叶卵状披针形,腹面有毛;笋期为6-8月。
形态特征
竿高20-25米,直径15-30厘米,梢端长下垂或弧形弯曲;节间长45-60厘米,幼时被白粉,但无毛,仅在节内具一圈棕色绒毛环;壁厚1-3厘米;竿分枝习性高,每节分多枝,主枝常单一。箨鞘易早落,厚革质,呈宽圆铲形,背面略被小刺毛,但易落去而变无毛,顶端的鞘口部分甚窄(宽约3厘米);箨耳小,长5毫米,宽1毫米;箨舌高仅1-3毫米,边缘微齿裂;箨片外翻,卵形至披针形,长6-15厘米,宽3-5厘米,腹面被淡棕色小刺毛。末级小枝具7-13叶,叶鞘长19厘米,幼时黄棕色小刺毛,后变无毛;叶耳无;叶舌突起,高1-2毫米,截平,边缘微齿裂;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H (50)厘米,宽2.5-7 (13)厘米,基部圆,先端渐尖而成小尖头,上表面无毛,下表面的中脉甚隆起并在其上被小锯齿,幼时在次脉上还生有细毛茸,次脉7-15对,小横脉尚明显;叶柄无毛,长5-8毫米。花枝大型,无叶或上方具叶,其分枝的节间坚硬,密被黄褐色细柔毛,各节着生1-7枚乃至更多的假小穗,形成半轮生状态;小穗卵形,甚扁,长1.2-1.5厘米,宽7-13毫米,成熟时为红紫或暗紫色,顶端钝,含6-8朵小花,顶端小花常较大,成熟时小花能广张开;颖2片至数片,广卵形至广椭圆形,长约5毫米,宽约4毫米,两表面之上部均具微毛,边缘生纤毛;外稃与颖类似,黄绿色,惟边缘之上半部呈紫色,长12-13毫米,宽7-16毫米,具多脉(29-33条),小横脉明显;内稃长圆状披针形,长7-11毫米,宽3-4毫米,上半部呈淡紫色,脊间2或3脉,两脊外至边缘各有2脉,脊上及边缘均密生细长纤毛;鳞被不存在;花药黄绿色,成熟后能伸出小花外,长5-6毫米,药隔先端伸出成为小尖头,其上还生有微毛;子房扁球形或宽卵形,上半部散生白色微毛而下半部无毛,具子房柄,有腹沟,其长约7毫米,花柱密被白色微毛,柱头单一,与花柱间无明显界限,偶或柱头2枚。果实为囊果状,卵球形,长8-12毫米,粗4-6毫米,果皮薄,淡褐色。笋期为6-8月。
产地生境
产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在浙江南部和江西南部亦见少量栽培。越南、缅甸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和香港。
麻竹产于中国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地,越南、缅甸等地也有分布。麻竹为阳性植物,喜高温、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23-33℃,日照70-100%。盛行强健,耐热也耐寒、耐旱、耐风。多种植在河流两岸和村落周围。
繁殖方法
繁殖主要依靠竹蔸、笋蔸、竹枝等营养器官来完成。
主要品种
6b.葫芦麻竹(台湾)(栽培型)
本栽培型与原栽培型之不同,主要在于竿较矮小(高5-10米,直径4-12厘米),节间长10-30厘米,其下部肿胀呈葫芦形或梨形。
台湾省嘉义和高雄均有栽培,大陆各省尚未发现。模式标本采自嘉义。
竿形特殊,庭园栽培供观赏。
6c.美浓麻竹(台湾)(栽培型)
本栽培型与原栽培型很接近,但以竿与枝条均为黄绿色而在节间夹杂有深绿色纵长的细条纹,以及箨鞘为黄绿至棕绿色,其上亦有数条纵行的淡黄色细条纹,与之不同。
台湾省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有普遍栽培,大陆各地亦未有报道。模式标本采自高雄美浓。
与原栽培型有同样的广泛用途,而且笋亦味美可食。
上述麻竹的两栽培型在我国大陆尚未发现,其内容均是录自《台湾植物志》以备参考。
与原栽培型有同样的广泛用途,而且笋亦味美可食。
栽培技术
整地
竹园地如杂草、灌木丛生,应先炼山或将杂草、灌木清除,然后挖长120厘米,宽40厘米,深40厘米左右的长条形栽植坎,坎内放4-5公斤腐熟后的农家肥作基肥,将基肥和表土拌匀填平。
种植
种植季节
以春节后至3月底栽植为宜,最迟在5月上旬栽植完毕。
种植密度
以每亩50~70株为宜,土壤肥沃的地方宜稀,土壤贫瘠的可的可密些。
种植方法
在坎内挖一条15厘米深的栽植沟,把母竹平放入沟内,竹蔸秆柄向下,放入沟深的一头,然后覆土10厘米左右,秆尾部覆土5厘米左右,踩实后再盖上一层松土,淋水。
管理
松土除草
栽植后的第一、二年,要每年除草培土3~4次,第三年以后全面松土除草2次,以利于竹子生长,前3次除草分别在6月、7月、8月上、中旬进行,最后一次除草在11~12月进行,铲除的杂草、灌木,可铺作林地和竹蔸周围或埋入土中。
施肥
栽植后的前2年,要结合锄草松土施肥2次,每蔸竹施氮肥0.5~1公斤、磷肥1公斤、钾肥0.5公斤。第一次施肥,第一年在开始出笋时进行,第二年在3月进行;第二、三次在6~8月进行。第四次在冬季进行,施肥时在竹蔸周围开沟施基肥(农家肥)4~5公斤。第三年以后进入笋、竹盛产期,必须保证水肥供应。每年施肥3次,每蔸竹施氮肥1公斤,磷肥3公斤,钾肥1公斤,猪、牛厩肥5~6公斤。施肥分别在3月、8月、12月进行开沟施放。冬季在竹蔸周围开沟施基肥,沟深20~30厘米,先将竹园内清理的杂草、竹叶放入沟内,然后放入基肥,覆土时将3月份培到竹蔸上的客土扒入沟内,让笋芽露出,以增加光照促进笋芽萌动。在3月份开沟施肥覆土时,要将行间客土培到竹蔸上进行一次培土。
采笋养竹
采笋技术:第一、二年发生的竹笋应全部保留,以利壮大竹蔸。第三年开始采收。以笋用为主的竹园8月份以前出产的竹笋应全部采收,以利养分供应潜芽长出。9月份以后到出笋末期,要注意要竹蔸周围选留分布均匀笋体粗壮的竹笋1~3株,留作母竹,后期发出的竹笋细弱,应全部采收。
采伐老竹:在每年的各季至翌年春季这段时间,可将三年生的老竹全部采收利用,以免消耗养分,而促进幼竹生长。
病虫防治
麻竹从出笋期到竹材砍伐利用期,一直都有可能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危害。因此,病虫害防治是竹林生产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现将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竹象鼻虫
竹象鼻虫的幼虫蛀食竹笋,使竹笋内部霉烂,继而死亡。成虫每年发生一代,于土室中越冬,次年5月开始出土活动,6~7月活动盛期。成虫有假死现象,不善于飞翔,在笋体上啃咬笋箨纤维堵塞槽口。卵约经1周孵化为幼虫并蛀入笋体取食,被害幼笋则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林地垦复翻土,适当深挖,破坏竹象鼻虫的土室。
在清晨或黄昏人工捕捉该虫的成虫,立即杀死。
捕杀幼虫。当发现笋尖枯萎发黄,笋体变软,则被虫害的可能性极大,可用利刀切开捕杀。
竹螟
竹螟又称竹苞虫、竹卷叶虫。幼虫吐丝卷叶取食,大夫模发生时竹叶可被吃光,影响光合作用,使来年出笋很少。成虫每年发生一代,有趋光性,在交尾产卵前需吸食花蜜补充营养,6月中下旬取食竹叶,7月中下旬老熟,到冬季在竹蔸附近疏松土中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
冬季结合垦复松土,消灭越冬幼虫。
在6月下旬发现幼虫卷叶时,可喷90%敌百虫5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毒杀。
5月底成虫出现期间,可用黑光灯诱杀。
④虫口密度大时,可在林中放“721”烟雾剂熏杀。
竹蚜虫
主要危害竹叶部至秆部。竹蚜虫体形小,具有刺吸式口器,黑褐色,体外有少量的白粉覆盖,在麻竹叶部或秆部密集生长,吸食汁液。这是竹林中一种十分常见的虫害,特别是在竹林密度过大、通风透气不良、过于潮湿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防治方法:
加强抚育管理,注意林地清理,合理调节密度,改善通风透光度。
用50%乐果乳剂200倍液喷杀。
竹煤病
竹煤病发生较普遍,多种竹子都可能发生。主要危害竹叶与小枝,严重影响光合作用,致使竹子生长衰弱。
竹煤病是由蚜虫或介壳虫的危害而引的。因为蚜虫和介壳虫的分泌物正是竹煤病病菌的营养来源。因此,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和介壳虫为主。也可用石硫合剂杀死煤病病菌。此外,适当砍伐,使竹林通风透光度改善,也可大大减少发病机会。
主要价值
药用
麻竹的花和竹笋可药用,味涩、苦,性平。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等症。
经济
竿亦供建筑和篾用。竹材较脆,可供造纸,亦可制农具、竹筏、工艺品。竹叶为竹类最宽大之品种,可供包裹粽子、酿酒。
观赏
麻竹茎高大挺拔,是观赏良好竹种,也是造林良好树种。
食用
该种是中国南方栽培最广的竹种,笋味甜美,每年均有大量笋干和罐头上市,甚至远销日本和欧美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