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的节肢动物。中国北方麦田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两种。麦圆蜘蛛身体较大,胸腹部圆形,深红褐色,背上有暗红色斑点,有4对等长的足;麦长腿蜘蛛比麦圆蜘蛛小,黑褐色,前后两对足腿特别长,橙黄色。以成虫和若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麦叶表面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合并成斑块,叶片发黄,麦株发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时,全株干枯,麦田成片状枯黄,发生发展极为迅猛。
形态特征
麦蜘蛛一生有卵、若虫、成虫3个虫态。
麦长腿蜘蛛Petrobia Latens (Muller):雌成螨体卵圆形,黑褐色,体长0.6毫米,宽0.45毫米,成螨4对足,第一对和第四对足发达。卵呈圆柱形。幼螨3对足,初为鲜红色,取食后呈黑褐色。若端4对足,体色、体形与成蜻相似。
麦圆蜘蛛Pentfaleus major(Duges):成螨卵圆形,深红褐色,背有一红斑,有4对足,第一对足最长。卵椭圆形,初为红色,渐变淡红色;幼螨有足3对。若虫有足4对,与成虫相似。
生活习性
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在
黄河以北的旱作麦地;
麦圆蜘蛛多发生在北纬370以南黄淮地区的水浇麦地或低洼麦地,
长江流域各省也有发生。两种麦蜘蛛也可以在同一地区混合发生,为害。
麦长腿蜘蛛喜温暖、干燥,多分布于平原、丘陵、山区、干旱麦田,一般春旱少雨年份易于猖獗成灾。对大气湿度较为敏感,遇小雨或露水大时即停止活动。麦长腿蜘蛛行
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成虫喜爬行,也可借风力扩大蔓延为害。越冬越夏的滞育卵能耐夏季的高温多湿和冬季的干燥严寒,且有多年滞育的习性。
麦圆蜘蛛喜阴湿,怕高温、干燥,多分布在水浇地或低洼潮湿阴晾的麦地。麦圆蜘蛛亦行孤雌生殖,有群集性和假死性,春季其卵多产于麦丛分蘖茎近地面或干叶基部,秋季卵多产于麦苗和杂草近根部的土块上,或产于干叶基部及杂草须根上。
麦蜘蛛在连作麦田,靠近村庄、堤埝、坟地等杂草较多的地块发生为害严重。水旱轮作和收麦后深翻的地块发生轻。麦长腿蜘蛛的适温为15~20℃,适宜湿度在50%以下,所以秋雨少,春暖干旱,以及在壤土、粘土麦田发生重。麦圆蜘蛛的适温为8~15℃,适宜湿度为80%以上,因此,秋雨多,春季阴凉多雨,以及砂壤土麦田易严重发生。
发生规律
麦长腿蜘蛛在长城以南的黄淮流域一年发生3-4代,在山西北部一年发生2代,均以成螨和卵在麦田土块下、土缝中越冬。翌年3月越冬成螨开始活动,4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为害盛期,以滞育卵越复。成、若螨有群聚性和弱的负趋光性,在叶背为害。麦长腿蜘蛛以
孤雌生殖为主,也可部分进行两性生殖。麦圆蜘蛛一年发生2-3代,以成蜡和卵在麦株、土缝或杂草上越冬。越冬成蜡休眠而不滞育,气温升高时即开始活动,为害麦苗。3月下旬种群密度迅速增加,形成第一个高峰。主要为害小麦叶片,其次为害叶鞘和嫩穗,麦圆蜘蛛为孤雌生殖,低洼潮湿麦田发生严重。
危害特点
以成、若虫吸食麦叶汁液,受害叶上出现细小白点,后麦叶变黄,麦株生育不良,植株矮小,严重的全株干枯。江苏邗江县调查近年麦圆蜘蛛为害日趋严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实行倒茬轮作,及时清理田间地头杂草、可减轻麦蜘蛛为害。浇水振落,淹死部分蜘蛛。
2、早防早治。在麦蜘蛛发生早期,进行田间点片挑治,采取“灭虫源,控点片,发现一株治一圈,发现一点治一片”的方法,消灭田边、地头杂草上的虫源,防治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3、药剂喷雾。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20%哒蟠灵10001500倍液,或50%
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雾防治,对麦长腿蜘蛛和麦圆蜘蛛均有较好防治效果。药液重点喷在麦叶背面,同时兼顾全株,套种作物也一并喷到。
4、撒施毒土。每亩用40%乐果乳油50克,对等量水均匀拌人1015千克细砂土内,配制成乐果毒土,顺垄撒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