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鼹(学名:Scaptochirus moschata Milne-Edwards),别名
鼹鼠、地里排子、瞎老鼠,系中国北方特产动物。外形极似
缺齿鼹,但较小。身体较粗壮。吻短,尖如锥。眼退化,形小且隐没于毛被之中。爪扁平强大而锐利。全身被以棕色且有金属光泽的细密柔毛。体背灰棕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沾棕。
形态特征
麝鼹为中小型食虫类动物,体长多为100~130mm。具有一系列适应掘土和地下穴居生活的特征:体型粗壮,呈圆筒形;头小,吻尖,颈不显,眼退化,耳壳缺失;尾甚短,多短于后足长度,也有大于后足长度者,一般15~20mm;前肢强健,掌宽大而外翻,指端具长而扁平的利爪。全身被毛细柔致密,闪金属光泽,状似丝绒。尾毛稀疏。四足背面毛细短,几乎裸露。
麝鼹通体灰棕色闪金属光泽。背毛毛基深灰色,毛尖灰棕色,腹部毛色较背毛稍淡,额、下颌、腹部中央、四肢腹面以及前肢背面染锈棕色。尾与腹部同色,四足背面也染棕黄色。
麝鼹颅骨较粗壮,吻短而圆钝,眶间部显然较吻部宽。脑颅低平,呈扁圆形,额骨微隆起,颧弓极纤细,听泡小而低平。
麝鼹的齿式=40。上颌门齿甚小,其中以第1上门齿略大,3对门齿排列紧密成一弧形,上犬齿十分发达,齿尖较其他各齿显著高出。第1、2上前臼齿十分退化,仅略大于门齿而显然小于犬齿之半;第3上前臼齿宽大,其高仅略低于上犬齿。3枚上臼街齿尖均很发达。下颌门齿极为细小。下犬齿甚不发达,形似门齿,并仅较之略大.第1下前臼齿大,状如犬齿但具两个齿根;第2、3下前臼齿较小。下臼齿3枚,齿尖也较为发达。
生活习性
麝鼹终生营地下穴居生活,听觉、嗅觉灵敏,在地面爬行速度快,很少爬出地面。掘土能力强,能挖掘复杂的洞道,地面常因挖掘而出现的大量龟裂纹。挖掘的洞道深度依季节、温度和水位的高低而有变化,也因土质而异。一般夏季主要在土壤表层活动,离地面仅深数厘米,而冬季则钻人50cm深的或更深的土层中活动。巢一般位于离地面70~200cm左右深处,巢中铺以草和树叶,由巢向外有四通八达的洞道。
麝鼹性贪食,食性也杂。主要吃蝼蛄、叩头虫、金龟子、步行虫等土壤昆虫,以及蚰蜒、马陆、蚯蚓等土壤动物,同时也食少量植物性食物,如杂草的根系、块根、块茎、地表茎、叶部和树根皮,具贮食行为。不冬眠,主要靠食贮存的食物而度过食物缺乏的冬季终生营地下生活,有时也爬出地面取食。
繁殖方式
麝鼹春季繁殖,至夏末结束。孕期约1个多月,一年可产2~3胎,每胎3~8仔。
栖息环境
喜欢栖息于温带土质干燥而疏松、土层深厚的沙质地段,回避灌溉农田。
分布范围
麝鼹分布于中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河北、山西、宁夏、甘肃、陕西等省、区。分布南限约在36。N附近,此外,江西个别地区也报道有麝鼹出没。
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由于中国北方平原地区的岛状荒地大部分被开垦,加上精耕细作,扩大灌溉面积,麝鼹的分布区明显缩小,数量下降。
保护级别
被列入北京市二级保护动物名录。
其他信息
经济价值
麝鼹的毛皮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可做女士手套和儿童小帽,或作领口、衣袖之饰皮。
危害特点
麝鼹取食许多地下害虫,其挖掘活动能疏松土壤,但觅食时离地面不深,因此,其益害关系因地而异,需具体分析。
治理策略
2.药物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