麂鹿(Muntiacus)属,是偶蹄目鹿科的一属,包括11个物种和23个亚种。麂鹿体型较小,体重为10~30千克,体长约为70~90厘米。其尾巴较短,长度为9~20厘米。被毛颜色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从灰褐色或红色到深棕色不等。雄性麂鹿具角,角小,仅有一个分叉,雌性无角,但有带小毛的骨质柄。两性均有长的上犬齿,闭嘴时会露出,雄性麂鹿的上犬齿呈獠牙状,能造成严重伤害。头骨呈近三角形,泪窝明显。
动物学史
进化史
据马世来等学者的观点,麂属起源地应在中国华北和西南一带,起源时间大致为晚中新世和早上新世。麂属最早的祖先可能是类似于始柱角鹿的某种类群。化石麂都灭绝于上新世末期至更新世期间,据此推测,现生麂的起源时间为新世早期和中期,起源地在中国西南地区。现生麂中,小麂和菲氏麂具有更多的祖先形状,二者在中更新世以前就生活于不同的生境中。后在向中国南部和西南部的扩散中,气候和地理差异致使麂鹿向着各自不同的方向演化,形成了现生的罗氏麂和黑麂。赤麂是菲氏麂分支中的进步种,其形成时期最晚,但演化发展最为成功,适应力最强。黑麂也是较进步的种,但因人类活动,其种群扩散受到阻碍。
命名史
麂属”一词源自马来语。1780年,Zimmermann首次命名爪哇产的麂属动物为Cervus muntjak(赤麂)。1815年,法国动物学家拉菲尼克将其重新命名为Muntiacus。随后,学者们提出了其他一些名称,如Cervulus Blainville(1816), Stylocervs H. Smith(1827),Prox Ogilby(1837),Procops Pocock(1923)。然而,到1945年,辛普森认为这些名称均为同物异名,并将其统一归并。1951年,艾勒曼等人认为Muntiacus这一名称已经广泛使用且不易混淆,遂决定沿用。
贡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由马世来等人于1990年根据在云南西南部高黎贡山采集的标本首次命名。1994年,一种体重达40~50千克的大型麂鹿在越南北部的Vu Quang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并被命名为越南大麂(M. vuquangensis)。1997年,在缅甸北部发现了体重仅11公斤的麂鹿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叶麂(M. putaoensis),虽然叶麂(M. putaoensis)是依据单一标本命名的,但在印度东北部的热带雨林中也发现了其他相关标本。
形态特征
麂鹿属于小型鹿类,体重范围为10至30千克,体长约70至90厘米,尾部较短,长度为9至20厘米。其被毛颜色因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范围从灰褐色或红色到深棕色不等。雄麂具角,角小且仅有一个分叉,雌性无角,但有一个被小毛覆盖的骨质柄。两性均有长的上犬齿,在闭嘴时突出嘴外,雄麂的上犬齿呈獠牙状,可用于防御,且能造成严重伤害。其头骨近似三角形,泪窝明显。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麂鹿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南部。此外,它们作为引入种出现在法国、英国等欧洲地区。
物种分布
麂属内共有11个物种,其中5个物种分布在中国境内,包括小麂和黑麂,它们是中国特有种。详细分布见下表:
栖息环境
麂鹿偏爱栖息于无人干扰的森林和灌丛。黑麂通常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森林中,偏好安静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与小麂和赤麂同域分布时,黑麂往往分布在更高的海拔。赤麂则分布于从山地雨林到山地落叶林的多种森林生境,偶尔也可见于开阔生境或农田种植园附近。小麂主要栖息于亚热带的低山、丘陵林缘、次生林或灌木丛中。菲氏麂通常生活在海拔1500至3000米间,靠近溪流的湿润针阔混交林或灌丛。贡山麂则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中高山林区。
生活习性
活动规律
麂鹿性机警,对人为活动极为敏感动作敏捷,善奔跳和躲藏。麂鹿怕寒冷,雪天常到山下避风。以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为例,积雪厚度超过10cm时,小麂会为避开深雪和寻找食物而下移,有时闯入村庄。
小麂会在陡峭的峡谷寻求保护,通常具有明确的隐藏区域。小麂受惊时会迅速逃离威胁,在奔跑跳跃时,头和颈的位置低,快速上下摆动尾巴,阶段性露出尾下及臀部的白色区域。小麂好奇心强,在奔逃出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回头观察。赤麂受惊逃跑后仍会小心返回原地,所以住地一般较稳定。
觅食行为
麂鹿是植食性动物,从取食部位看,属于以嫩枝叶为主的精食者,通常选择植物的嫩芽、嫩叶、花和果实作为食物,以啃食为主。 当叶片稍大时,仅取食尖端的一小部分,而将纤维含量相对较多的後半部分留在枝上。 麂鹿也喜欢取食蕨类植物和伞菌类等,也会进入农田盗食作物幼苗(大豆、红薯叶、麦苗等)。此外,麂鹿会定期去盐渍地舔舐补充矿物质。
领域性
麂鹿具有领域性,其领域范围通常是一个较大的山窝,们会利用眶前腺分泌物的气味来标记领域边界。
昼夜节律
麂鹿具有明显的晨昏活动习性,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活动高峰出现在 06:00—08:00 和 18:00—20:00, 00:00—06:00 和 20:00—24:00 相对活动强度较低, 08:00—18:00 活动较平稳并出现小幅波动。出现这种节律的原因是:日出后气温回升,更适宜食草动物活动;同时,晨昏时的草叶上有露水,可以为动物提供水分补充,降低其搜寻水源的风险,并且可以有效避开正午的高温,减少水分散失。麂鹿的日活动节律会根据季节变化进行调整,冬季麂鹿活动因日出时间推迟,早峰后移至 09:00 左右,早峰活动强度低于晚峰,说明其冬季偏好在气温较高的下午至黄昏时活动;夏季活动早峰出现在 07:00 左右,早峰活动强度高于晚峰,偏好于在凉爽的早晨日出后活动。赤麂的日活动节律更加灵活,可以在夜行、日行或晨昏活动型之间转变,显示出较强的环境适应性。麂鹿的月活动节律表现为夏季的活动强度高于其他季节,这是因为夏季食物资源丰富且分布均匀。
社会行为
麂鹿通常独居,但偶尔也会成对或以家族小群的形式活动。 常见的群体类型包括雌雄对、母幼群,偶尔可见父幼群、双雌、双雄、家庭群以及单雄双雌群。
交流方式
麂鹿受惊时会发出低沉类似犬吠的声音,因而也被称为“吠鹿”。在发情期或天气变化时,也常在夜晚发出吠声。
生长繁殖
生长
以黑麂为例,新生仔鹿毛色为黄褐色,背部有4行纵向排列的黄白色斑点。出生半小时后,仔鹿即能站立。15天后,仔鹿开始摄取少量新鲜树叶,发育较快;30天时,体重可增加约5千克;90天后,仔鹿断奶,体毛变为黑褐色,背部斑点大部分消失或变浅,体型接近成年黑麂的三分之二。到8个月时,体长和高度已经接近成年个体。。在自然条件下,麂鹿的最长寿命可达10至11年。
黑麂雄性在约1岁时性成熟,雌性在8个月时性成熟。小麂雌性在约5至6个月时即性成熟。麂鹿的角是雄性个体成熟度的可靠标志。幼体雄鹿无角或仅有3至5厘米的圆顶角柄(带有皮包),无角冠(露出皮肤的骨质角);亚成体雄鹿角冠开始突破皮肤,但角柄与角冠间尚无结节,此时附睾内已有成熟精子;成体时,角柄带有环状结节角盘,角冠明显;老年时,角冠分叉。
繁殖
麂鹿全年皆可繁殖,如黑麂、黄麂每胎产1仔,妊娠期为6至7个月。成年雌小麂每2年可产3仔或每3年可产5仔,雌性小麂产后即能发情,而其他种类的麂鹿多数在断奶后再发情。
下级分类
分类情况
麂鹿属现有11个物种以及23个亚种,详情如下表:
代表物种
小麂
小麂(Muntiacus reevesi)为小型麂类,头体长64~90厘米,体重11~16千克。其外貌与赤麂相似,但体型较小。小麂毛色为红胡桃色,四肢黑褐色,额部红褐色且沿颈背面有一明显的黑色条纹延伸至背面。雄性拥有一对小型角,角端尖锐,近基部有短分叉;角基前部的黑色毛发延伸至前额,形成明显的黑色“V”字形。雌性无角,但在前额中央有一菱形黑色斑块。
赤麂
赤麂(Muntiacus muntjak)为中型麂类,头体长95~120厘米,体重17~40千克。面部两侧有大型眶下腺,雄性尤为显眼。毛色从砖红色至红棕色不等,背面暗红色至锈红色,腹面浅灰色至白色,尾巴腹面为亮白色,脚部通常有白色环纹。不同亚种在体型和前肢外侧黑斑大小上有所变异,但均在额部和角柄前有黑点。
黑麂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为大型麂类,成体头体长100~130厘米,体重21~28千克。整体毛色为棕黑色至黑色,颈部毛色较浅,头顶、耳基和两颊为浅而亮的棕黄色或橙黄色。尾较长且为黑色,尾下为亮白色,从后侧看形成白色“外缘”与黑色尾巴形成鲜明对比。额顶部有鲜棕色的长毛簇,雄性具较短双角,角柄长且被长毛覆盖,角尖通常隐于毛丛中。角基前的黑毛形成两条黑线向下延伸至前额两眼正中,形成明显的黑色“V”字形。
菲氏麂
菲氏麂(Muntiacus feae)与黑麂相似,体毛为棕黑色,颈部、头顶、耳基和两颊为亮棕黄色或橙黄色。雌雄头顶部均有棕黑色毛丛。雄性有角,角柄长且被长毛覆盖,角尖隐于毛丛中。角基前的黑毛形成两条黑带,从前额向下延伸至两眼正中,形成“V”字形。尾长,尾背毛为黑色,尾下毛长且为白色。
贡山麂
贡山麂(Muntiacus gongshanensis)中等体型麂类,头体长95~105厘米,体重16~24千克,尾长88~161毫米。雌雄头顶均无明显冠毛簇,额腺不明显,颏腺小。雄性角粗短,角柄短于角长。雌性无角,但前额上的“V”字形黑纹同样明显。背面为深棕色,腹面和四肢接近黑色,尾巴为黑色,尾腹面为亮白色。蹄显著较大。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菲氏麂(Muntiacus feae)和朴氏麂(Muntiacus puhoatensis)的种群趋势未知,其余物种均呈下降趋势。
致危因素
人为干扰:麂鹿生性胆小,受到人类活动、家畜和家犬的干扰,其取食地面积缩小,被迫迁移至高海拔地区以获取更高质量的食物。
过度捕猎:麂鹿因其肉类和皮张被人类过度捕猎。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麂鹿分布向高海拔地区迁移。
栖息地减少:由于人为采伐和气候变化,适合麂鹿生活的隐蔽环境逐渐减少并碎片化,加剧了其数量的连年下降。
保护级别
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越南大麂被列为CR(极度濒危);婆罗洲黄麂被列为NT(近危);黑麂被列为VU(易危);赤麂和小麂被列为LC(无危);其余物种数据不足。
2021年,《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征求意见稿)》中,菲氏麂、叶麂、小麂和赤麂被收录。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黑麂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贡山麂和海南麂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麂皮替代:利用超细纤维制造的人造仿麂皮,具有高相似度且克服了麂皮遇水变硬、易破碎等缺点,减少了对野生麂鹿皮张的需求。
禁食管理:2020年9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将赤麂和小麂列入禁食名单,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况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林长制推行:2021年1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有助于修复麂属动物栖息地,恢复种群增长。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麂鹿主要食用落地果实,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种子传播的重要媒介。它们也是多种食肉动物的关键猎物,包括豹、豺等大型食肉动物及黄喉貂、金猫等中小型食肉动物,表明其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经济价值
麂皮鞣制后,具有柔软、细致和延伸性、弹性好的特点,主要用于制作滤油布,擦拭精密仪器的皮布,以及皮夹克、手套、鞋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