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草
列当科鹿茸草属植物
鹿茸草(Monochasma sheareri Maxim. ex Franch. & Sav.)是列当科鹿茸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主根短而木质化,茎细而柔弱,叶无柄,交互对生,叶片呈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茎下部的叶呈鳞片状,花序总状,花稀疏,花萼呈筒状,呈膜质且凸起,萼齿呈线状披针形,花冠淡紫色,裂片呈披针状长圆形,子房为长卵形,蒴果为卵形,种子为椭圆形。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下部被少量绵毛,上部仅有短毛或几无毛,全体多少呈缘色,主根短而木质化,长10-15毫米,常分为支根多条,细长而作之字形弯曲,长达6厘米。茎多数,成密丛,中央者直立,侧出者弯曲上升,细而柔弱,沿全长有明显的沟纹,多节,下部节间极短,显短于叶,其长不及2毫米,向上渐渐伸长,花序上部的二三节间 则突然变长,可达20-35毫米。较叶为长。叶无柄,交互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端锐头,具短刺尖,基部不下延于茎以成稜,茎下部的叶麟片状,长仅2毫米,宽1毫米,贴茎而生,因节很短而互相盖迭作复瓦状,向上则逐渐变为以锐角至直角伸张,其长度亦增加,达20-30毫米,宽2-3毫米,上部且有近于互生者。
花序总状而花稀疏;花单生苞腋,具长2-5毫米的梗,梗老时可伸长达9毫米;小苞片2枚,草盾,长6-11毫米,宽1-2毫米,全缘,贴生于萼管基部;萼筒状,仅具4齿,管长4-5毫米,膜质,具肋9条,凸起,其中主肋4条。分别伸入萼齿内成为它的主脉,其余与主肋互生,但在缺失的第5枚萼齿的位置上,则有两条,各脉均通至萼齿裂口底部后分为两支。通入其左右两面的萼齿中成为宅的侧脉,萼齿线状披针形,近于相等,长8-10毫米,约为管长的两倍,宽1-1.5 毫米,具脉3条,花开之后,萼管迅速膨大,长达6-10毫米,其肋变成狭翅状,萼齿亦增长,长达14-20毫米,宽3毫米,此时超过花冠约1倍左右;花冠淡紫色,外面脉上疏被白色短柔毛,管长约5毫米,瓣片二唇形,上唇浅2裂,伸直而与管同一指向,裂片长不达1毫米,钝头有小凸尖,外侧反卷,外面中央有白色长毛,下唇伸张,略具缘毛,3深裂几至基部,裂片狭长,披针状长圆形,锐头,中裂稍长;雄蕊内藏或微露于花管喉部。前方一对较长,药室基部有一小凸尖;子房长卵形,花柱顶端弯向前方。其不弯曲部分与较长的一对雄蕊等长,柱头头状,指向下方。蒴果为宿萼所包,长6-8毫米,宽3-5毫米,厚约2-3毫米,具4纵沟,先端渐细,沿上缝线全长室背开裂,裂爿草质,反卷。种子椭圆形。扁平,多数,长1.5毫米,宽1毫米,被短毛,种皮与胚乳紧贴;胚小,居于丰富胚乳的中央。
生长环境
生长在海拔100米以上低山的多沙山坡及草丛中。鹿茸草生存对生境条件需求苛刻,一般分布在山地上部,植被郁闭度50%左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生境条件下,而亚热带低山丘陵区山体上部和顶部,表层土壤干旱。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山东(烟台)、江苏(宜兴、吴县、南京)、安徽(九华山)、浙江(宁波)、江西(九江、丰城)、湖北(宜昌)等地。
生长习性
中国赣西地区鹿茸草2月上旬开始萌发,新枝萌发高峰期在2月中旬至3月上旬和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枝停止生长期在8月下旬,9月下旬后生长季结束逐渐枯萎。鹿茸草花期在3月中旬至6月上旬,4月下旬至5月中旬为盛花期。鹿茸草平均抽生新枝数平均为31.67个,当年生新枝平均长度为19.44厘米。种子成熟期为3月中旬至6月上旬,成熟高峰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株鹿茸草植株开花数量平均为28.30个,结硕果数平均为22.2个,每个硕果内种子数平均78粒,单株平均结种数为1053个,年均更新幼苗3.42株,平均结实率为78.44%。
鹿茸草种子没有休眠期,长期储存会造成种子生命力丧失,25℃人工保湿条件下播种后第7天开始发芽,发芽期为15天,发芽率可达12.06%,而野生生境条件下,更新成苗率仅为0.32%,成苗率远低于室内发芽率。种子成熟后,不能遇到适宜萌发条件,会很快失去生命力,造成更新率极低。
主要价值
根据《江西草药》和《杭州药植志》的记载,鹿茸草全草入药,具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和凉血止血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感冒、肺炎发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等疾病。
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和多糖类是鹿茸草的主要药用有效成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3 15:44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