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特丹级
船坞登陆舰(英语:Rotterdam-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荷兰语:Rotterdam amfibisch transportschip)是
荷兰与
西班牙联合设计,用以进一步强化两国军队的远洋投送能力,并作为联合特遣武力(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的海上指挥中心旗舰。
建造背景
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荷兰就决心强化海军的两栖运输能量,以健全荷军的海外派遣能力,而这项需求的定义作业以及初始设计于1984年展开,正式需求则于1988年12月提出。在1990年,也有类似需求的
西班牙皇家海军开始与荷兰接触,双方于1992年6月正式签署备忘录,合力研发新一代的两栖运输舰与油弹补给舰。荷兰方面的主要负责单位包括负责设计的联合造船事务所(Dutch Netherlands United Shipbuilding Bureau Ltd,NEVESBU)以及负责承造的皇家须耳德(Royal Schelde)造船厂,至于
西班牙的单位则是巴赞造船厂(Bazan,今IZAR造船集团)。如图1所示。
设计
“鹿特丹”号(L800)船体总长162.2米,宽25米,最大吃水限度5.9米,满载排水量14,000吨,能够在6级海况下执行直升机行动任务,能够在4级海况下进行登陆艇行动任务。飞行甲板长58米,宽25米,可供两架EH101这样的大型直升机起降。
在执行两栖作战任务时,L800能够对海军陆战队士兵、联合作战和后勤支援所需的车辆和装备进行装运,并辅助其登陆。舰上携带的给养物资可保障其承载的海军陆战队官兵10天以上的供给。除此之外,它还能够承担运送后备力量、后撤受伤人员的任务。如图2所示。
“鹿特丹”舰共有船员124人,其中有13名军官。舰上的食宿条件可满足一个满编的海军陆战队营的需要,最多可以同时供应613人食宿。“鹿特丹”号可以运输170装甲运兵车,或者是33辆主战坦克,同时还可以搭载至多6艘登陆艇,比如,它可为6艘LCVP mk 3登陆艇、或是4艘LCU mk 9登陆艇或是4艘LCM 8登陆艇提供进坞服务和登陆帮助。
“鹿特丹”号舰上具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的的医院条件,有一个诊疗室、一个手术室和一个实验室。
武器系统
“鹿特丹”号的舰首甲板和上甲板上装有2座30毫米“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其30mm 格林机关炮最高射速4,200发/分钟,射程可达1,500米。
舰上与“守门员”近程武器系统配套安装了一个Thales Nederland “艾尔斯坎”(IRSCAN)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它能发现并跟踪20公里以外的目标。如图3所示。
驾驶甲板上安装有四门“厄利孔”20毫米火炮,此外“鹿特丹”号还携带36枚鱼雷。
防护措施
“鹿特丹”号的诱骗系统包含四套洛克希德·马丁Sippican公司生产的SRBOC干扰发射器,它能发射红外欺骗干扰诱饵和金属箔条来迷惑敌人,分散来袭的
反舰导弹的注意力。另外“鹿特丹”号还装有AN/SLQ-25水面舰艇鱼雷防御系统,使来袭的鱼雷无法命中目标。
传感器
“鹿特丹”号上的雷达包括工作于E波段和F波段的Thales Nederland DA08空海搜索雷达、工作于I波段的Kelvin Hughes ARPA对海探索雷达,和工作于I波段的航海和航空雷达。而在L801舰(“约翰·德维特”号)上则安装了Thales Nederland VARIANT 2-D Mk 2空海监视雷达。
作战系统
右图中的文字对应(如图4所示):
Datalink 数据链
Nav radar 海航雷达
Nav/heli radar 海航/直升机雷达
Surveill. Radar 监视雷达
Optr. FC 光电火控装置
ARPA 辅助雷达自动描绘
IFF 敌我识别系统
Command display 指挥显示
Chaff 金属箔条发射装置
MC gun 海军陆战队火炮
CIWS 近程武器系统
PDMS 点防御导弹系统
Baseline system 基线系统
Extended system 扩展系统
Comprehensive system 综合系统
动力
“鹿特丹”号配备有四台Stork Wartsila
柴油发电机,其中12SW28型发电机的功率为为14兆瓦, Holec发动机的功率可达12兆瓦,推动两个传动轴,舰首推进器功率为185千瓦。“鹿特丹”号最高时速可达18节,以12节时速航行时其续航能力超过6000英里。
舰载机
机库内可容纳四架EH101大型直升机,或者六架Super Puma 或是NH90这样的中型直升机。机库内有各种型号的直升机维修设施及零部件。
进入服役
荷兰新
两栖舰艇的定义工作于1993年1月展开,于该年12月结束。在1994年月,荷兰皇家海军正式与皇家须尔德造船厂签约,建造一艘新型船坞运输舰(LPD),命名为鹿特丹号(HRMS Rotterdam L-800),于1997年2月下水,在1998年4月成军。如图5所示。
在1999年一月,
荷兰国防部宣布将向皇家须尔德厂续购一艘鹿特丹级的放大改良版,具有作为联合特遣武力(Combined Joint Task Force,CJTF)指挥总部的能力,进一步强化荷兰军队的武力投射能力。这艘舰艇被命名为约翰·怀特号(HRMS Johan de Witt L-801),于2002年签署建造合约,于2005年5月13日下水,在2007年7月3日进入荷兰海军服役。
至于西班牙则在1994年7月向巴赞厂订购第一艘此型舰,命名为加里西亚号(Galicia L-51),在1998年4月29日开始服役;在1997年,
西班牙海军与巴赞厂签下第二艘本级舰的建造合约,命名为卡斯提利亚号(Castilia L-52),在2000年6月29日服役,并在2003年10月起担任北约新成军的
北约快速反应部队(NATO Response Force,NRF)的南欧海上部队首任旗舰。如图6所示。
卡斯提利亚号与加里西亚号最大的不同,在于拥有更完善的指挥与通讯设施,能作为两栖作战或人道支援任务的指挥舰。加里西亚的基本设计与鹿特丹级大同小异,唯舰体长度与排水量略小于后者,并使用不同的动力系统、作战系统与武装。共同油弹补给舰方面,荷兰版为阿姆斯特丹号(Amsterdam A-836),西班牙则为帕提诺号(Patino A-14),两者设计大同小异,均于1995年进入各自的海军服役。
基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