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勺,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的《
襄阳歌》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诗中的“鹦鹉杯”究竟是什么样的器物,过去一直说不清楚,对于后世的读者就更加陌生。因为一直没有出土的鹦鹉螺杯,人们对其具体形制仍不甚明了,直至1965年,在南京人象山东晋王兴之夫妇墓中出土了一件鹦鹉螺实物,才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问。
镶鎏金铜边不仅为了美观,也为易碎的螺壳增加了强度。口部的铜边则使接嘴的部位光滑圆润。经镶扣的鹦鹉螺杯为圜底,平置不易放稳,杯的旋尖处弯向器口,即所谓“头向其腹”,望之仿佛一只栩栩如生的鹦鹉转过头来梳理自己的羽毛,又似鸟将头插入翅中酣睡。
鹦鹉螺是生活在
印度洋和
太平洋菲律宾域的一种珍稀贝类
软体动物,在我国的南海也有鹦鹉螺栖息。它的外形不象一般螺类的锥状或纺锤状,壳作卷曲状,形状颇似蜗牛。呈灰白色,背部有棕黄色条纹,其软体头部触须较多,当触须伸出壳外,外形酷似鹦鹉的冠及喙,美丽的外壳成了鹦鹉的身躯,鹦鹉螺之名因此而来。鹦鹉螺是一个极其珍贵稀有的物种,迄今已有上亿年的生存历史,外形美丽,数量稀少,有“活化石”之称。由于螺壳内隔层的特殊结构,倒酒时酒可以从小孔流入每个隔层中,而饮酒时却不能一饮而尽,其藏酒之妙,足以为饮酒人助兴添趣。
1965年,在南京东晋王兴之夫妇墓中出土的鹦鹉螺杯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记载杯身以珍稀的贝类鹦鹉螺为主材料螺壳的口部、中脊等处镶釦鎏金铜边并制作了便于拿取的双耳易碎的海螺由此摇身一变成了坚固实用的酒杯。
这件器物出土于东晋王兴之夫妇墓中,王兴之是
东晋宰相
王导的后裔,与大书法家
王羲之是叔伯兄弟,王氏家族为东晋豪门之首,其势力延及后代。鹦鹉螺杯应是墓主人王兴之生前赏玩之物。从制作工艺的范畴来划分,这件鹦鹉螺杯应该属于扣器。扣器在一千多年前是家喻户晓的,但在今天的生活中已几近绝迹,大部分人不知道扣器是什么东西。东汉人许慎在《说文解字:金部》中说:“扣,金饰器口。” 古代所说的金,是泛指金属,如黄金、白银、铜等,都统称为金。因此,在许慎的解释中,凡是用金属加固和装饰器物口沿的,就叫扣器。扣器首先产生于漆器,用金属加固器口的漆器最初出现在战国时期,到汉代开始大量生产,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扣器按从高到低的档次主要分黄金扣器、白银扣器和铜扣器三大类,其中铜扣器又可分为鎏金铜扣和不鎏金的铜扣,绝大部分扣器是漆器,但也有少量是玉器、象牙、玳瑁、琉璃器。考古发现汉代一些铜扣漆器,其铜扣加固,不仅限于口沿,而且在边沿、转角处或器身上加上几道铜箍,使其更结实、更美观。如耳杯的双耳,是使用时触摸最多的部位,为了加固,多用铜扣,这只鹦鹉螺杯以珍贵海洋生物的外壳作为杯身,并以铜镶扣口沿、双耳和边缘,在考古发掘的扣器实物中是极其罕见的。从该器物现存的外观来看,应该属于鎏金铜扣器,因为铜扣鎏金层极薄,经千年后,鎏金总有脱落之处,因而外观呈斑驳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