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哥戏俗称
绍兴滩簧,是
浙江省的地方
戏曲剧种之一。原由余姚滩簧演变而成,初时不分姚滩、绍滩,只统称滩簧。因其内容大多表现男女爱情,犹如鹦哥似的总是成双搭对,故称为鹦哥戏。演唱剧目,大都是根据花鼓戏、锡剧和越剧等剧目改编移植。1962年,杭州曲艺团为继承绍滩传统,专门成立鹦哥戏剧团,先挖掘传统唱腔、音乐、曲目,然后进行改革、提高,先后演出传统剧目《
双玉蝉》等。
一个世纪以来,越剧从嵊县乡间一棵稚嫩小草成长为郁郁芳华、飘溢迷人芬芳的瑰宝,它之所以被文化部列入国家首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享誉海内外之中国第二大剧种,是因为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以海纳百川的气魄,不断汲取兄弟剧种营养而发展壮大。
起源于清乾隆(1736-1795)的余姚滩簧,道光年间(1830年前后)已向外流传,此时亦称其为“鹦哥戏”。嵊县与余姚山水相依,越剧未诞生之前,“鹦哥戏”已在嵊县乡间盛行。鹦哥艺人常在农闲时节,去村坊晒场,用四只稻桶倒覆,上铺门板,搭成“草台”演出。嵊县民间艺人就将当地农曲小调、民间说唱并吸收“鹦哥戏”曲调,以劝人为善、祝福吉祥词句沿门唱曲乞讨,后渐演变为坐堂演唱,名曰“落地唱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嵊县剡南艺人李世泉、钱景松、高炳水等在临安乐平村仿效“鹦哥戏班”搭草台演出,从此宣告越剧呱呱堕地了。
早年越剧采用“拿来主义”,将“鹦哥戏”七十二出传统剧目中《双落发》、《绣荷色》、《卖青炭》、《卖草囤》、《采木香》、《夜烧香》、《走广东》、《草庵相会》等对子戏移植后搬上草台演出。因当地演唱无丝弦伴奏,仅以演员帮腔用笃鼓打节奏,故早期越剧有“小歌班”、“的笃班”之称。
上世纪20年代,“小歌班”初生牛犊不怕虎,经绍兴、杭州向上海滩闯荡。嵊县“越剧之家”记有两件当年发生在上海艺坛轶事:1918年,“鹦哥戏”男旦童忠泰、金国钧、花脸阿贵、蔡子王、小才中等和“同乡艺人”(当时余姚、嵊县同隶属绍兴府管辖)嵊县海朵、阿顺的“小歌班”同台合作演出于上海海宁路华兴园茶馆,交流甚密。“小歌班”艺人魏梅朵、张云标、马潮水等均能演唱“鹦哥戏”各种唱腔,并借鉴运用到小歌班中去。另一件事是1920年前后,上海“小世界”游艺场有两副戏班日夜交替演出,一副是金雪芬的“小歌班”,另一副是余姚回龙的“鹦哥班”。“鹦哥班”有位琴师叫劳秀春,休息时被小歌班艺友请去看戏,当他看到《琵琶记》里赵王娘描容一段时,台上只有“的笃的笃”尺板声,觉得太单调,遂回鹦哥班取来二胡,用鹦哥戏过门试配小歌班唱腔,听来倒也和谐,后亦沿用发展成越剧早期[正调丝弦]基本唱腔。故《中国越剧》一书有以下一段记载:
“绍兴是小歌班从农村向城市发展的第一站,进入的时间也最早,大约在1907年。它为了发展壮大自己,首先向鹦哥班(余姚滩簧)和绍兴大班学习,不但在演唱方法、音乐伴奏、化妆表演等方面向它们学习,还移植和改编了一些它们的传统剧目,同时发展了“二小戏”(小旦、小丑)和“三小戏”(添一小生),有时还与绍兴大班同台演出。所以,绍兴大班与鹦哥戏可说是越剧的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