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庆寺石窟
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鸿庆寺石窟,位于河南省西部三门峡市义马市辖区,该石窟东临洛阳,西望长安,南面天池,北依韶峰。该石窟应凿于宣武景明年间,是年代较早的北魏中原地区主流石窟之一。
历史沿革
宣武景明年间(500-504年),鸿庆寺石窟开凿。
武周圣历元年(698年),圣主御驾亲临,改名鸿庆寺。
金元时期,鸿庆寺院仍占有耕地数百亩,纺车,侧轮水磨等生产生活资料一应俱全。
明清两代,鸿庆寺内仍屡次修葺佛龛,佛殿,观音殿等建筑。
1956年,两次拨款对鸿庆寺石窟进行维修。
1982年,对鸿庆寺石窟建了保护围墙。
1994年,对鸿庆寺石窟进行了清理与修补。
遗址特点
鸿庆寺石窟窟群开凿于呈“L”形的山崖间,北侧崖段被建筑遮挡现无遗存,洞窟所在的西侧山崖大致南北走向。以往均称有六窟,两窟毁,存四窟。实则发现现存洞窟八座,清理出的第五、七、八窟尚有较丰富的遗存。由于鸿庆寺石窟岩石质地松散,具有遇水崩解的缺陷,在大降水、毛细水、潮湿和树木根系的作用下,洞窟逐渐圈岩失稳、雕刻剥蚀,地震的破坏又使其崩塌损毁。
主要建筑
第一窟
第一窟前部石壁早已坍塌,今之前壁与门窗为近人补修。窟内平面为方形,设中心方柱。南北壁皆长6.1米、东西壁皆长5.9米;中心柱东两面宽2.74米、南北面宽2.93米。窟内地面约有50厘米厚的黄淤土。中心方柱:东为正面,下部残存一组浅浮雕画面,高0.63米,宽1.7米,画面中间嵌一博山i炉,左侧有一鹿,右侧有一奔兽;柱面上部为青砖所砌、中部,嵌一块明代碑石。南北两面已全部风化脱落。
第二窟
第二窟两侧的洞窟前部崩塌,使崖壁突出,崖壁根部经风化剥蚀和岩块脱落,已很不稳定。前两年在根部缺失处补了些石块,但支撑强度十分有限,又由于崖体破碎严重,窟前壁厚较原始厚度还相差很多,并未改变崖壁的不稳定状态。另外,窟内前壁。正壁各有3道裂隙,整体还有南北走向的3道裂隙切割,贯通南北两壁。窟顶及窟底。
第五窟
第五窟坍塌淹没多年,前室长方形,底面宽2.1米,深2.61米,中部宽2.5米,深3米。窟顶大部是后补作的纵向圆拱顶,顶高2.75米。后室现亦为长方形,宽1.55米,深1.5米,亦是后补作的纵向圆拱顶,顶高1.75米。
文物遗存
佛像
第一窟是窟群的精品。南壁的“犍陟吻别”图刻画入,西壁两侧的天幕龛,立佛神情肃穆,菩萨姿态优美,供养人高髻。着袍。执花,雍容华贵。正中的大型高浮雕”降魔变”。释迦端坐于菩提树下,背后二魔竖发裸身托山下压,左侧一魔骑兽执矛猛刺,一魔猴头人身舞蛇冲击,前侧三魔各持刀。盾梃进,攻,正面三魔女,其余者或托龟或骑虎或持刀棒向佛施威。第八窟位于第一窟北侧坍塌崖壁的上方,造一佛、四菩萨、二天王、二力士九尊像,皆风化剥蚀严重,具有唐代风格。主佛居中,残高55厘米,头毁,双手置足上,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下部衣裾覆于座前,圆形束腰莲花座宽48厘米,高33厘米。四菩萨均立于圆形束腰莲花座上,内侧左菩萨头残,双手合十;内侧右菩萨左臂下垂,右臂弯曲手置腹侧,身躯修长,曲体前挺,姿态优美;外侧左菩萨仅余残躯和腿部轮廓,右菩萨余莲花座。左天王、力士毁坏,余造像根部痕迹。右天王头残,肩以下高49厘米,下踏夜叉,右足踏夜叉膝盖,左足踏夜叉背部,左手臂不存,右臂弯曲手置腰间,形象威武。夜叉丰满稳健,高12厘米,左腿弯屈平置,右腿抬起,膝盖向上,脚跟蹬地,双臂岔开手作支撑。右力士已毁。
佛龛
第一窟自内向外之第一、三、四龛均高135厘米,原始窟底与北壁下部宽110厘米,造三尊像。第二龛形制特别,高98厘米,宽110厘米,龛基下方雕博山炉和供养人,龛内右侧浮雕一跏趺坐佛,再往外分三排浮雕八身人像。人像上排三人,高发髻,内侧两人相向私语,龛边沿的一人面向龛中心;中排两人,无发髻、坐姿,下排三人,亦坐姿。龛内左侧尚存与右侧对应的小像四身,顶部遗存菩提树浮雕残迹。
研究价值
鸿庆寺石窟为研究我国佛教史、艺术史等,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保护措施
1963年,鸿庆寺石窟被公布为首批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鸿庆寺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鸿庆寺石窟位于河南省西部三门峡市义马市辖区。
交通路线
北京市——京港澳高速——菏宝高速——鸿庆寺石窟
上海市——启扬高速——宁洛高速——鸿庆寺石窟
郑州市——连霍高速——310国道——鸿庆寺石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30 12:4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