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鸱,汉语二级字,读作鸱(chī),本义指一种凶猛的鸟,鹞子。又名鹞鹰、老鹰、鸢鹰。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鸱chī
⒈ 古书上指鹞鹰:鸱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鸱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鸱顾。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基本词义
◎ 鸱chī
〈名〉
(1) (形声。从鸟,氐( dì)声。本义:一种凶猛的鸟,鹞子。又名鹞鹰、老鹰、鸢鹰)
(2) 同本义 [sparrow hawk]。如:鸱峙(指凶恶的人,据地相残,像鸱鸟一样);鸱枭(鸱和枭。比喻凶残的恶人)
(3) 猫头鹰一类的鸟。又名鴞角鸱、怪鸱、鸺鸱[owl]。如: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喻指邪恶之人)
(4) 用皮革制作的酒囊。“鸱夷”的略称 [wine vessel]。如:鸱夷(皮制的口袋,亦用以盛酒)
常用词组
鸱吻、鸱鸮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亥集中】【鸟部】 鸱
广韵》处脂切《集韵》《韵会》称脂切,𠀤音摛。《说文》䳠也。《玉篇》凫属。鸱鸮,恶鸟,捉鸟子而食者。
角鸱,一名鸺鹠,一名鵋䳢,一名鵅。《尔雅·释鸟》鸱鸮,鸋鴂。
又茅鸱。《释鸟》狂,茅鸱。《郭注》今鵵鸱也。似鹰而白。《疏》茅鸱,一名狂。广雅云:茅鸱,鸠也
又怪鸱。《释鸟注》卽鸱鸺也。《广雅》今江东呼此属为怪鸟。《埤雅》怪鸱,一名只狐,昼无所见,夜飞噉蚊虫庄子所谓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瞑目而不见丘山是也。
又枭鸱。《尔雅·释鸟郭注》土枭。
又《山海经》南海苍梧山有鸱久。《注》卽鸱旧。《又》三危山有鸟,状如𪇱,名曰鸱。○按此鸟,疑别是一种。
又鸱夷,革囊也。《史记·伍子胥传》盛以鸱夷革。《注》取马革为榼形也。
又《扬雄·酒箴》自用如此,不如鸱夷。《颜云》盛酒者也。
又蹲鸱,芋也。《史记·货殖传》汶山下有蹲鸱。《华阳国志》汶山大芋如蹲鸱。
又《茅鸱》,逸诗篇名。《左传·襄二十八年》庆封来奔,穆子使工为之诵《茅鸱》。《杜注》刺不敬也。
又《书·吕𠛬》鸱义奸宄。注鸱义,以鸱张跋扈为义也。庚桑子曰:人实鸱义而有其国。
又《史记·货殖传》范蠡适齐为鸱夷子皮。《正字通》字汇以鸱夷为复姓,误。
说文解字注
籒文鸱。从鸟。今多从籒。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广韵
蒙古字韵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牋
分韵撮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6:05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