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肠炎
雁行目禽类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简称DVE)俗称鸭瘟(Duck plague,DP),是由鸭病毒性肠炎病毒(简称DEV),又名鸭瘟病毒(简称DPV) 引起、发生在鸭类身上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害学史
鸭病毒性肠炎于1923年首次在荷兰被发现,开始被误认为是禽流感,直到1942年首次提出鸭瘟这一名称,确认其是一种不同于禽流感的新病毒病,之后在许多其他国家都确认发生该病。
1959年中国首次报道了鸭病毒性肠炎存在。
1967年,饲养在纽约长岛的商品代北京白鸭中出现鸭病毒性肠炎,在野生水禽中也可分离到。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为疱疹病毒,毒株间在致病性上有差异,但免疫原性相同。病毒粒子无血凝性,这点与具有血凝性的新城疫病毒和禽流感病毒不同,可作为诊断的鉴别方法。本病毒在9~14日龄鸭胚绒毛尿囊膜中或鸭胚成纤维细胞上生长良好。开始时病毒不能在鸭蛋中直接生长但可以适应这个环境。在雏鸭中同样可以分离到该病毒,雏番鸭最为敏感。该病毒粒子可在多种宿主细胞中产生核内包涵体。
形态特征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为双股双链DNA病毒,无血凝特性和血细胞吸附作用,除有芯髓、衣壳、囊膜等常见结构外,在衣壳和囊膜间还有疱疹病毒所特有的皮层成分。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呈球形,芯髓直径约60纳米,衣壳直径约90纳米,成熟病毒直径150~380纳米,在CsCl中浮密度为1.272g/毫升,由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测出的核酸平均分子质量为93.93×106道尔顿,由电镜技术测出的两不同毒株核酸分子质量分别为91.08×106道尔顿和78.2×106道尔顿。DEV各毒株在毒力上有强弱之分,但在免疫学特性方面均相同,迄今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
为害症状
分布范围
在中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法国、比利时和印度等国均有发病的报道。
因为野生水禽具有迁徙的习性,因此,鸭病毒性肠炎可能发生在其他具有迁徙性水禽的国家。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流行特点
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对脂溶剂(乙醚、氯仿)、热和pH都较敏感,56℃10分钟或50℃90~120分钟均被灭活,pH3或pH11的环境中也很快被灭活。
野生的或家养的鸭、鹅和天鹅等(雁形目)禽鸟都会患病,所有年龄群和许多品种都易感。而多数成年禽鸟受侵袭。蓝翅野鸭最易感,针尾鸭不易感染。
发生与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春、秋两季为多发和流行。在潮湿的多水地区,发生和流行较严重。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指标
头颈部水肿、流泪、眼脸水肿、眼结膜充血发红、眼周围的羽毛沾湿。
下痴,类便腥臭,呈草绿色,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上覆有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灶。
病理诊断指标
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咽喉部、食道黏膜覆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假膜。
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4.3.3食道黏膜出现纵向排列的出血带。
病原学诊断
采用国家标准《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GB/T 22332-2008)。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6 15:04
目录
概述
病害学史
病原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