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角鸮属
鸮形目鸱鸮科的一属动物
鸣角鸮属(学名:Megascops)是属于鸮形目、鸱鸮科的一个属,截至2021年,鸣角鸮属共有25个物种。20世纪时,鸣角鸮属被认为属于角鸮属,后从角鸮属中单独划分为鸣角鸮属。鸣角鸮相对体型较小,大多数都有直立的耳簇和短而圆形的翅膀。它们体型小而敏捷,高约18-26厘米,翼展约45-60厘米。它们有突出的、宽距的羽毛簇和明亮的黄绿色的眼睛。羽毛具有不同的棕色色调,底面呈白色,有图案。
动物学史
一个多世纪以来,鸣角鸮一直与角鸮(一群旧大陆猫头鹰)归为角鸮属(Otus)。然而,在多项DNA和行为研究强调了这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之后,这种分类法在21世纪初进行了修订。
鸣角鸮属(Megascops)的分类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雅各布·考普(Johann Jakob Kaup)于1848年引入。模式种是东美鸣角鸮 (Megascops asio)。角鸮和鸣角鸮的进化关系非常密切,它们可以被视为姐妹谱系,在其异域范围内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生态位。美国堪萨斯州上新世晚期的角鸮化石(与东美和西美角鸮几乎相同)表明这些鸟类在美洲长期存在,而与欧亚角鸮非常相似的同时代角鸮化石已被发现。发现于马略卡岛的S'Onix。角鸮和鸣角鸮的谱系可能是在中新世的某个时间进化而来的(就像大多数其他鸱鸮科的下属一样),而这三个现代谱系大约在500万年前就分开了。因为角鸮和鸣角鸮在骨骼学上非常相似,正如从进化辐射之前就明显保留其生态形态的一个群体所预期的那样。就像今天几乎所有的角鸮和鸣角鸮一样,它们的共同祖先很可能已经是一只小猫头鹰了,耳朵上有簇毛,至少上跗骨(“腿”)上有羽毛。该群体从旧大陆种群进化而来的假设暂时得到了细胞色素b序列数据的支持。与其他新大陆猫头鹰相比,鸣角鸮的前喙骨(前倾较小)和喙骨的位置也不同。
虽然19世纪末的鸟类学家对这些经常生活在遥远地方的鸟类的变异知之甚少,但随着每一个新分类单元的描述,旧大陆“角鸮”和新大陆“角鸮”之间的一些差异变得越来越突出。也就是说,角鸮发出口哨声或一排高音调的叫声,每秒发出的叫声少于四次。这种叫声是在社交互动中或当猫头鹰试图吓跑其他动物时发出的。然而,鸣角鸮因其每秒超过四个音符的刺耳颤音而得名,而且如上所述,它们也有一种鸣叫声,这是角鸮所没有的。
除了猫头鹰本身之外,小型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组合在世界各地的洞穴中也很常见。 由于很少有这样的哺乳动物生活在洞穴中,因此人们认识到这些动物主要是由栖息在洞穴的猫头鹰物种积累的,但也通过其他方式积累(Andrews 1990年)。 这些小型哺乳动物遗骸提供了有关环境和气候变化的信息,特别是更新世和全新世期间的变化。
形态特征
鸣角鸮属体型相对较小,大多数都有直立的耳簇和短而圆形的翅膀。与其他猫头鹰类似,雌性鸣角鸮比同类雄性大。它们具有紧凑的尺寸和形状,体型小而敏捷,高约18-26厘米,翼展约45-60厘米。它们有突出的、宽距的羽毛簇和明亮的黄绿色的眼睛。羽毛具有不同的棕色色调,底面呈白色,有图案。其羽毛图案接近树皮的颜色。该属的许多物种都表现出相当大的地理差异,北方的物种往往比南方的物种更大,但图案不那么明显。这种颜色有助于它们在树丛中进行伪装。该属中很多物种具有两种色相。每个物种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叫声,称为A歌和B歌。
栖息环境
栖息地多样化,包括河流、湖泊、河岸森林、沙漠、开阔的松树林和杜松林、潮湿到半干旱的森林(常绿或半落叶)以及茂密的灌木林地。它们主要栖息在大树的天然洞或啄木鸟洞中,但也栖息在落叶树茂密的树叶中,通常栖息在树干旁边的树枝上,或茂密的针叶树中。
生活习性
行为
鸣角鸮主要是独居的。白天躲在茂密的树叶或树洞里,夜间活动,一般在日落后20-30分钟开始活动。飞行时无噪音,伴随着轻柔的翅膀拍动和滑翔。如果栖息地受到干扰,将会变得一动不动。鸣角鸮在保卫巢穴时非常具有攻击性。在直飞过程中,鸣角鸮飞行速度相当快,翅膀稳定拍动约每秒5次。它们很少滑翔或盘旋,但在穿过树林时可能会像蝙蝠一样飞行,动作不稳定。翅膀宽阔,头部内藏,使飞翔的鸟看起来粗短。
声音
鸣角鸮因其尖锐的叫声而得名。它们正常的领地叫声并不像某些猫头鹰那样发出叫声,而是一种颤音,由每秒四次以上的快速连续的单独叫声组成(尽管这种声音不像尖叫或尖叫)。它们还有一种用于求爱的“歌曲”,以及作为情侣之间的二重唱。不同物种之间的叫声在类型和音高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在野外,叫声通常是这些鸟类存在的第一个迹象,也是区分物种的最可靠方法。当人们注意到来自邻近地区的外部相似鸟类的叫声截然不同时,人们首次认识到许多鸣角鸮物种的独特性。
食性
鸣角鸮是食肉性鸟类,其中包括昆虫、爬行动物、蝙蝠和老鼠等小型哺乳动物以及小型鸟类。鸣角鸮有良好的听觉,这有助于它们在任何栖息地找到猎物。它们还拥有发达的猛禽爪和弯曲的喙,这两者都用于将猎物撕成足够小的碎片以便于吞咽。它们通常会把猎物带回巢穴,大概是为了防止被更大的猛禽夺走食物的机会。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美洲全境,不包括寒冷的北极圈附近及加拿大高纬度地区;从加拿大南部至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南部一直延伸到尼加拉瓜北部,包括中美洲和南美大部。
繁殖方式
鸣角鸮的繁殖期在2-5月,或者在南方早些时候,雄性开始在黄昏时歌唱,在领地周围移动并在不同的栖息处鸣唱。在求爱期间,雄性和雌性在接近对方时会以二重唱的方式互相呼唤。当它们在一起时,它们会互相梳理对方的头,并啃咬对方的喙。然后,雄性将其叫声改为快速颤音,雌性则以短促的颤音作为回应。
在繁殖季节,雄性会在洞穴中筑巢,有时会重复使用其他动物废弃的巢穴,以吸引雌性。雌性根据巢穴的质量和内部的食物来选择配偶。在孵化期间,雄性喂养雌性。这些鸟是一夫一妻制,由双亲照顾。大多数鸣角鸮的幼鸟都是晚熟到半晚熟的。该属物种几乎只在树洞里筑巢。扩大的天然洞穴是首选,但它们也会使用旧的啄木鸟和腐烂的树洞。巢穴通常距地面2-6米,但也可能高达15米。它们很容易在合适的巢箱中筑巢。巢穴几乎总是在落叶树上,如橡树、三叶杨、枫树、悬铃木和大柳树,但也在大型仙人掌、花旗松和杜松上。西美鸣角鸮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个亚种专门在仙人掌中筑巢。不添加巢穴材料,巢穴很干净。2-5枚(平均3-4枚)卵产在洞穴底部的天然锯末屑上。每1至2天产卵一次,产下第一枚卵后开始孵化。孵化期约26天,羽化期约35天。雌性孵化卵并育雏,而雄性则将食物带入巢穴。鸣角鸮是单窝孵化的,但如果失去第一窝,可能会重新筑巢。成对的鸟经常会连续几年重复使用筑巢地点。终生配对,但如果前一个伴侣失去了,它们会接受新的伴侣。灰色型和红色型的物种之间可以互相交配。
下级分类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易危(VU)——1种;近危(NT)——2种;未予评估(NE)——种1;无危(LC)——21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09:4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