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
中药
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妇科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藤茎
性味
苦、甘,温。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及应用
1.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本品苦泄甘缓,温而不烈,性质和缓,既能活血,又能补血,为妇科调经要药。
2.风湿痹痛,麻木瘫痪,血虚萎黄。本品既能活血通络止痛,又能养血荣筋。
相关配伍
1、白虎历节,膝胫剧痛如咬,昼轻夜重,局部发热:制苍术15g,黄柏12g,鸡血藤9g,乳香没药千年健各6g,水煎服。(《本草骈比》)
2、老人血管硬化,腰背神经痛:鸡血藤20g,杜仲15g,五加皮10g,生地15g,水500ml,煎至200ml,去渣,每日三回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3、闭经:鸡血藤、穿破石各30g。水煎服,每日一剂。(《益寿中草药选编》)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采集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炮制方法
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生理特性
木质藤本,除花序和幼嫩部分有黄褐色柔毛外,其余无毛。羽状复叶;小叶7~9,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均无毛,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顶生,下垂,序轴有黄色疏柔毛,花多而密集,单生于序轴的节上;萼钟形,裂齿短而钝;花冠紫色或玫瑰红色,无毛。荚果扁,线形,长达15厘米,宽约2厘米,果瓣近木质,种子间缢缩;种子扁圆形。花果期7~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谷林间、山地灌丛中。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鉴别
药材性状:本品为椭圆形、长矩图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质坚硬。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
参考资料
鸡血藤类中药微量元素分析.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1993-01-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15:29
目录
概述
入药部位
性味
归经
功效
主治及应用
相关配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