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菜
菊科菊三七属植物
白子菜(Gynura divaricata (L.) DC.)是菊科菊三七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木质,带有紫色,表面有白色较短柔毛,晒干后具条棱;叶片质地较厚,几乎无叶柄,呈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常常集中的生长于茎的下部;花全部为管状,金黄色,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瘦果圆柱形,成熟时为褐色,表面有线条且具微小绒毛。花果期8-10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茎直立,或基部多少斜升,木质,干时具条棱,不分枝或有时上部有花序枝,无毛或被短柔毛,稍带紫色。叶质厚,通常集中于下部,具柄或近无柄;叶片卵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状狭或下延成叶柄,近截形或微心形,边缘具粗齿,有时提琴状裂,稀全缘,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色,侧脉3-5对,细脉常连结成近平行的长圆形细网,干时呈清晰的黑线,两面被短柔毛;叶柄长0.5-4厘米,有短柔毛,基部有卵形或半月形具齿的耳。上部叶渐小,苞叶状,狭披针形或线形,羽状浅裂,无柄,略抱茎。
头状花序直径1.5-2厘米,通常(2) 3-5个在茎或枝端排成疏伞房状圆锥花序,常呈叉状分枝;花序梗长1-15厘米,被密短柔毛,具1-3线形苞片。总苞钟状,长8-10毫米,宽6-8毫米,基部有数个线状或丝状小苞片;总苞片1层,11-14个,狭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顶端渐尖,呈长三角形,边缘干膜质,背面具3脉,被疏短毛或近无毛。小花橙黄色,有香气,略伸出总苞;花冠长11-15毫米,管部细,长9-11毫米,上部扩大,裂片长圆状卵形,顶端红色,尖。花药基部钝或徽箭形;花柱分枝细,有锥形附器,被乳头状毛。瘦果圆柱形,长约5毫米,褐色,具10条肋,被微毛;冠毛白色,绢毛状,长10-12毫米。花果期8-10月。
产地生境
白子菜原产于新加坡,分布于越南北部、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及印度,在中国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区,多生长于山坡草地、荒坡和农舍附近的田边地角潮湿处。喜潮湿环境。主要采集季节为夏秋两季,晒干后备用。
繁殖方法
白子菜的茎节部位易生不定根,在广州全年均可扦插繁殖,以春、秋2季为宜,夏季应选择阴凉地段作苗床,或加盖遮阳网降温,否则成活率低,冬天选择避风温暖处,或搭塑料薄膜小拱棚保温。山东主要在春季繁殖。育苗宜选用细砂或疏松的砂壤土作床土,从健壮的母株上剪取老熟茎作插条,剪成具有3-5个节位、带5-10片叶,约10-15厘米长的小段,除去基部叶片,将插条的1/2插入床土,扦插株行距为4-10厘米。有条件的可覆盖遮阳网,减少插条水分损失。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和适宜的空气湿度。以提高成活率。扦插后7天,插条即能发生不定根,12-15天后可移植至大田。春、秋2季直接剪取枝条扦插到大田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栽培技术
肥水管理:白子菜营养生长期长,在中国南方种植一般能终年生长,因此除了要追施速效肥外,生长期间要及时补施有机肥。定植后,经3-4天缓苗,即可薄施复合肥水提苗,15天后可追施腐熟的粪肥水4500-7500千克/公顷+尿素少量或复合肥150-225千克/公顷,以后每隔10天追速效肥1次。另外,每个月需增施1次有机肥,可用花生麸粉或腐熟的鸡粪加细土施入,也可用正常产气的沼液50倍液施入,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钾等肥料。白子菜生长量大,需保持土壤湿润,必须用坑塘、河沟无污染的水或深井水浇灌,夏季高温干旱,应早晚各淋水1次,中午严禁浇水,雨季则要及时排水,防涝渍。
中耕除草:植株封行前需进行1-2次中耕除草。中耕需在晴天进行。早春气温较低,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温;夏季中耕则可保墒,增强土壤的通气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封行后不宜中耕,但仍要增施有机肥和培土。
主要价值
食用
白子菜具有较髙的食用价值。用作为蔬菜食用,味道鲜美白子菜具有普通蔬菜所富含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类、纤维素类、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物。同时,白子菜嫩茎叶还富含黄酮类、多糖、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其中白子菜嫩茎叶中所含总黄酮为86.78毫克/克、维生素C2.52毫克/克、类胡萝卜素0.09毫克/克、可溶性蛋白1.42毫克/克、槲皮素43.30毫克/克、绿原酸6.04毫克/克。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天然绿色食物。
药用
白子菜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辛、淡,以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舒筋接骨、凉血止血、降“三高”、防癌、抗氧化、抗诱变、抗炎、抗菌等功效。广西民间常食用野菜白子菜用于防治高血压、髙血脂症及癌症等,被称为“神仙草”;而福建民间常以其嫩莲叶泡茶来治疗糖尿病。
参考资料
白子菜.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4 18:3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