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翅岭村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辖村
鸡翅岭村,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5干米,面积3.8平方千米。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境内有大小山岭40多座,最高海拔约100米。南与新塘村相接,北与寮步镇浮竹山村相邻,东北与大塘朗村相接,东南与马蹄岗村相接。2015年末,鸡翅岭村户籍人口1375人。
历史沿革
明代,鸡翅岭村境域属东莞县第九都,
清代,属缺口司。
民国初期,属第七区。
民国末期,属第三区金桔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属东莞县第二区大沙乡,第二区金桔乡,寮步人民公社大沙营,寮步人民公社新塘生产大队,大岭山人民公社鸡翅岭生产大队,大岭山区鸡翅岭乡,大岭山镇鸡翅岭管理区,大岭山镇鸡翅岭行政村。
1951年,鸡翅岭成立农民协会。
1958年,鸡翅岭村第一个党支部成立。
行政区划
鸡翅岭村为东莞市大岭山镇辖村;行政区划代码为441900118205。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鸡翅岭村,位于大岭山镇西北部,距镇政府3.5干米,面积3.8平方千米。该村坐落于丘陵地带,境内有大小山岭40多座,最高海拔约100米。南与新塘村相接,北与寮步镇浮竹山村相邻,东北与大塘朗村相接,东南与马蹄岗村相接。
自然灾害
1963年,鸡翅岭村大旱,位于村西的灌坑水库干枯见底,但位于村东的八卦井仍能够供全村600多人饮用。
人口
2015年末,鸡翅岭村户籍人口1375人,其中男681人,女694人;80岁以上32人,最年长者102岁(女);海外留学人员3人。外来暂住人口560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同胞71人。
经济
鸡翅岭村传统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番薯、木薯、甘蔗、花生也有大面积种植,另外种植有莞香树。改革开放初期,村中有米、红砖、榨油、碾糠、爆竹、竹篾编织等加工厂。
1955年,成立鸡翅岭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合作社。1993年,村开始征地和推平山头、山坑田等,建设工业区,引进工业企业17家。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综合种植的农业生态种植园和工商业经济方面转变。
2015年,鸡翅岭村有工业企业17家,私营个体工商户200多家。经营行业主要有家具、电动车等。集体总资产6492万元,总收入1018万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商业经营、工资性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房屋出租等。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5年末,鸡翅岭村内有篮球场4个、文化广场1所、公园1座、老人活动中心2所、电子阅览室1间、广播站1所、图书室1间(2015年藏书2500多册)。
基础设施
1964年,鸡翅岭村通电,20世纪90年代初,通电话,1996年,春通自来水,1999年,通互联网,2007年,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
交通运输
鸡翅岭村有乡道连马路经过村境。1994年,乡道石大路通车,穿过村境。2001年,乡道连马路通车,穿过村境。
历史文化
始建于明代,因定居地有两块形如鸡卵的石头,故得名“鸡翅岭”。
鸡翅岭村世居村民为汤姓,其先祖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从广东新会古井村迁居东莞大岭山黄坭,约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迁燕岭山(鸡翅岭村)。
鸡翅岭村民均为汉族,广府民系,使用粤方言东莞大岭山话。
鸡翅岭村内有广府传统民居100座,部分完好,有人居住。
鸡翅岭村有524年树龄的大榕树1棵,为国家一级古树。村后山有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古树林带,又称“宅基”风水林或“围篱”。该古树林有莞香、雅榕、樟木、乌寇、鸡筝、红车、桂本、银柴、假鹰爪等古树,还有常见植物及药用植物100多种,有东莞古树林之称。
民间有鸡仔石的传说。相传,汤氏祖从黄妮国迁到燕岭村立围后,当时村民生活贫苦,各家庭主妇天天早晚焚香拜神,祈求上苍赐福保佑。此举感动了上苍,于是派两仙鹤从仙山叼来二石,放于燕山凹处。一村民得仙翁报梦:“如有饭无时,可以带谷到后山二石处换蛋作送”。村民按仙翁指点,带谷一斗,置于石下。次日一早,果真有蛋一斗,便带回作食之。此举传开后,人人学之。于是在燕山凹处的两块石头,被取名为“鸡仔石”,又名“鸡卵石”。
风景名胜
鸡翅岭村有汤氏宗祠、南堂公祠、观音庙、八卦井等景点。
汤氏宗祠,又名敦爱堂,位于村东,坐北向南,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2008年,重修,占地面积306平方米,用红砂岩砌墙脚,大号青砖砌墙壁,蝴蝶青瓦盖顶,为三进二天井建筑。楹联“水源由古井,木本衍中山”,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存于汤氏宗祠正门;“敦礼本敦伦敦性情敦风俗敦交游允矣敦崇光祖德,爱亲能爱众爱昆弟爱伯叔爱宗族霭然爱敬裕孙谋”,书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存于汤氏宗祠正堂屏风两边坤甸木柱上。匾额有汤定祥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获赐钦点“花翎侍卫”牌匾,存于汤氏宗祠宗堂横梁上。
南堂公祠又名永赐堂,位于村东,坐北向南,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占地面积153平方米,用红石砌墙脚,青砖砌墙壁,红瓦盖房顶,构建坚固,保存完好,布局为二进一天井。
观音庙,建于明泰昌元年(1620年),坐北向南。1996年,重修,砖瓦、木结构,庙堂分三进,正殿中央塑观音龙女像,右侧为玄天上帝像,左侧塑天后元君神像,右侧殿为包公、三菩先生像,左侧殿为关圣帝君、文昌大帝像。村民们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及男婚女嫁喜日均到庙堂祭祀、上香、朝拜。
其他建筑有八卦井,开凿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位于村前东侧,用麻石条和麻石块有序叠砌而成。有门楼两座,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分别是西门楼和东门楼,位于鸡翅岭村东、西端,均为两层建筑,用青砖垒砌而成。
地方特产
鸡翅岭村特产有莞香,其中以“女儿香”最为著名。传统节庆食品有红团、松糕、米饼、荔枝干、龙眼干、糖环。
著名人物
汤定祥(生卒年不详),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被钦点为二甲第十三名进士,赐花翎侍卫匾额。
荣誉称号
2008年,鸡翅岭村被授予“广东省卫生村”称号,同年12月,被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广东省莞香(女儿香)文化之乡”称号。
参考资料
2021年鸡翅岭村统计用区划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5 12: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