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车
独轮车
鸡公车,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承担农村主要运输任务的鸡公车,村村通公路的实现,这一在是乡村主要运输角色的手推独轮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农村运输的古董。是改革开放30年乡村进步的一个缩影。
简介
历史背景
鸡公车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独轮车,据说在诸葛亮的时代就已经有了。
得名
鸡公车之得名,大概因为其形状有点像鸡公:一只硕大的轮子高高耸起,像昂扬的鸡冠;两翼是结实的木架,堆放货物;后面两只木柄,被推车人提起置于胯旁,自然像张扬的鸡尾了。现在再来回忆鸡公车,多少带有诗意的情调:田埂之上,薄雾之中,听见一阵“叽嘎叽嘎”的声响,那便是鸡公车的节奏,伴随着人和车的轻松律动,由远而近……推鸡公车的有农民,也有商贩。
鸡公车的最佳行驶路线是宽不过一尺的田埂和小路,在那上面,其他一切车辆都望而却步,唯有独轮的鸡公车游刃有余。所以注定,鸡公车是为小路而存在的,当越来越多的大路延伸到县、到乡、到村、到组,农民的交通工具也从手推车、马车、拖拉机变成了今天的摩托车、汽车。现在就连农村的小孩也不知道鸡公车是何物了,反而在城市的度假村里,有时还看得到它的身影,作为一种陈列品,点缀着现代人的生活,营造出一种田园情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实真正采菊的人不会吟诗,而吟诗的人永远不会去采菊,由此看来,怀念鸡公车的人其实也与鸡公车无关。
构造
组成
鸡公车主要由车身、车轮组成。车身是由坚硬、质韧的木材如楸、橡、椴、槠、樟等树木劈凿刨制成的。车杠粗壮,长2米,前窄后稍宽,前半部分即安装车轮处约60厘米和手推部分约70厘米,胶轮安装在中间稍前一点部位,车轮上高出部分穿凿有车架,两边用硬木穿凿耸起,避免摩擦到车轮及所运货物。远望,耸起的车架酷似公鸡的冠,故俗称鸡公车。运输时,驾驶鸡公车者把两头套在车把手上的帆布带套在肩上,用手平稳推着鸡公车,付出体力相当大,特别是上坡时,甚至需另一个人帮着推,但此车能在崎岖小道上行驶,成为山区人民运送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运输工具。鸡公车普遍能载二、三百斤货物,擅长驾驶者甚至能载上七、八百斤。
乡镇摩托车
乡镇摩托车未普及,公路行驶汽车少,节假日或各村镇圩期乘客多,客车显得紧张,其中有一个上落站乘客较多,一位其丈夫是驾驶鸡公车的农妇因有急事外出,欲乘客车赶路,司机不让农妇上车,农妇随口道:“排场(有什么了不起)!我的老公也驶车!”司机听到是同行业人之妻子,便想办法先让这位妇人上了车。途中,司机问那妇人,你丈夫驾驶什么车?妇人答道:“驶鸡公车。”这则有趣故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改革开放前,乡镇交通不便,运输、坐车之艰辛。
起源
三国历史
广元市区内有一百五十多公里的古栈道,是三国蜀相诸葛亮出师伐魏的必经主道。诸葛亮为解决在这“天梯石栈”道上人背畜驮的运输困难,研究制造了“木牛流马”以代人力畜力运饷。清代《昭化县志》载:“木马山俗名大高山,在昭化八十里.....孔明造木牛流马处”。这说明今广元市中区三堆境内大高山,是诸葛亮北伐制造木牛流马的场地之一。《三国志》亦有:“九年(231),亮复出伊山,以木牛运.....。十二年(234),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说明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伐魏时,为适应栈道所制造和使用的运输工具。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创造。因而广元人民传颂至今,也是理所当然。
运输工具
究竟木牛流马是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它和现在所使用的鸡公车有什么关系?这是乡人时有议论的话题,也是我国机械工程发明史上至今仍是一个有益的问题。
《宋史》杨允恭传:“允恭因建议曰……莫若用诸葛木牛之制,以小车发卒,分铺运之,每一车四人挽之,旁设兵卫,另戈地其上,寇至,则聚四於中,合士卒之力御寇於外。”宋《事务纪原》小车一节说:“蜀相诸葛亮之出征,始造木牛流马以运\u9977,盖巴蜀道阻,便於登陟故耳。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宋《陈後山集》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出”。稗清《河工器具图说》土车一则:“土四,独轮,料、土兼载。《稗编》蜀相诸葛亮出征,始造木牛流马运饷。木牛,即今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根据上述史学、学者的著作,可以断定:所谓木牛流马,就是今日的双轮架车和独轮小车,广元人民乃至四川农村都将独将轮小车叫鸡公车。这种独轮小车,经过一千七百多年一直在广元山区沿用下来。据1959年广元县农具改革办公室统计,全县的鸡公车近两千部。车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同1958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宋代张择端所画《清明上河图》上的独轮小车相似,都是一人在後面推,或加一人在前面拉,也有在前面用一头驴拉的。但现今鸡公车在结构上已改进成双轮,或三轮、四轮的,轮子有铁木结构的胶轮,或钢料结构的胶轮,由人力、畜力发展成机械动力推拉。要说由生活起著重要作用,是现代科学成果,还必须说,古代比人力背挑大过好几倍,而且灵便得多的木牛流马,更是一种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广元大高是其制造点之一,山脚下便是著名鲁班峡栈道(遗迹尚存)。这可以作木牛流马的试用场地。
一个木轮,两支扶手,一节套肩的绳索。支撑起漫长的岁月,载动着沉重的生活。鸡公车不知是其独轮像鸡公站立还是因为行使起来“咕咕”的响声像鸡叫而得名,总是,那种独轮的手推车叫鸡公车。“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小道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据当代日本学者在研究自行车发展史时,认为“鸡公车”是自行车的始祖。
据说鸡公车的历史悠久。在汉代,四川民间便出现了“鸡公车”,系用硬木制造,长4尺,车架安设在独轮两侧,由一人掌扶两个车把推行,有时也可前拉后推,载人载物均可。车子虽小巧,载重量却可达二三百公斤。“鸡公车”的第二次变革是在宋代,变一人推动为前后两人把架、两旁两人扶拐,前用驴拉,称“串车”。第三次变革是在明代,在“串车”的基础上加拱形席作顶,用来拉客,称为“双缱独轮车”。第四次变革是在清代,增加了风帆,巧妙地利用风力。“鸡公车”后来跨江越淮,传到中原大地。在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淮海大战中,“鸡公车”将粮草、辎重运往前线,立下了旷世奇功。鸡公车,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分布,只不过北方称为独轮车而已。
盛行
四川鸡公车之多,尤以川西为盛。大邑地主庄园的收租院,当年农民向刘文彩交租谷就是用鸡公车推的。成都市民所需的粮食、用品多靠鸡公车运输。清代末年,各路鸡公车云集成都,车轮损坏街石,引起市民和车夫发生矛盾,后来在街中心修建石槽,专供鸡公车行走,才解决了这个矛盾。到民国初期,广汉县几乎家家都有鸡公车,有的还多达二三辆。到1956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四川仍有鸡公车50多万辆。现在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成都平原等地已经很少看见,但是在凉山,这种独特的交通工具依然不少,已经不再是木架木轮的原始鸡公车,而是铁架胶轮带刹车的改进了的交通工具,看来只差安装发动机,这是由专人批量生产出来的。
关于凉山的鸡公车,想来南丝路与成都平原相连,该是从成都传入的,传入时间不详。凉山过去的鸡公车非常多。从现知的资料看,当年知青进入凉山,也将鸡公车作为他们的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拍了大量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那时鸡公车仍旧是生产队的重要的交通工具。真正像成都坝子里用作载客之用的还是很少的。鸡公车也随时代烙上印迹,有一张图片是一知青非常崇敬地用鸡公车推着毛主席的像前进。
衰落
退出历史舞台
村村通公路的实现,这一在是乡村主要运输角色的手推独轮车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农村运输的古董。这可说是改革开放30年乡村进步的一个缩影。在凉山,由于路道的发展,农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增多,鸡公车骤减。西昌城里已经很难看见这种车,在县城里还偶尔能见。看见一个父亲用鸡公车推着儿子进入德昌县城,鸡公车的周围有许多汽车、摩托车,鸡公车显得与城市格格不入,鸡公车依然悠悠而行,父子俩快乐地瞧着县城的风景。在农村,鸡公车因为有着与其他交通工具不可取代的作用而顽强地存在着。某山村,因为在偏僻的地方修坟需水泥,村民居然用鸡公车沿窄田埂运送。在德昌县傈僳族山寨里,那又高又陡的山路上,人都难行的地方,却依然有鸡公车的轮印。因为山区孩子玩具少,许多孩子还将鸡公车作为玩具嬉戏,大孩子推着小孩子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这存在着安全隐患,但现实中却存在着的。
博物馆
鸡公车会越来越少,或许有一天,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看见已成文物的鸡公车,但是人们不会忘记它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旧时专车
1957
 1957年大跃进年代,不准肩挑东西,于是便出现了“车子化”。
在那时,群众自制运输工具,农家每个家庭经常会用木料制作一架非常简陋的木独轮车。因为这种独轮车推起来发出一种“吱吱”声,有点像鸡啼,所以就有“鸡公车”的称谓。这种车由两条推杆加上一个木轮制作而就。
 那时候有一个规定,农产品一律不准肩挑手提,所有农产品都必须用独轮车载着赶圩,若发现挑担的必缴收其畚箕、罗筐,不准进圩场。有些农民便将一只鸡或鸭交给别人的车推进圩市。每当圩日,一支支长长的独轮车队载着满满的农产品人各自村庄推向圩场。独轮车体现当时“先进”的运输工具,似乎从落后的面貌中脱颖而出。
岁月变迁
随着岁月变迁,这种“先进工具”不知不觉地从农家中消失殆尽,为社会淘汰了。
脱胎换骨
电机动力鸡公车(电动推车)。属于多功能多用型运载工具,车子小巧,载重量却可达二三百公斤甚至一千多斤。“鸡公车”因系独轮着地,所以无论平原山地,田间小道,只要人可以走的路,皆可畅行无阻,是一种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既经济又实用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人类交通史上一项重要发明,“独”领风骚若干年代,至今还在发挥“余热”,在乡村,建筑工地仍有它的身影。古为今用,结合现代前沿电动轮毂技术,诞生了划时代的电机动力独轮车。大大减轻驾驶人员负担,平衡也更好掌握,上坡如走平路,效率是普通人力车的5倍以上,更是广受农村用户的欢迎,是取代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的理想运输工具,从此告别肩挑背磨。电力驱动成本约为燃油驱动成本的1/20,电力驱动相对于燃油驱动一年所节省的能源和维护费用相当于车款的2-3倍,而且该机比燃油驱动绿色环保,安全,无噪音,无震动,无需维护保养。
它在建筑工地上能推灰、石条、片石、混凝土等各种建筑材料,且能在狭小路面、木跳板上行驶。只要掌好车身平衡,加动电门,就能载重一千多斤重的物品自由行驶。能在30°—40°斜坡的羊肠小道及田间地头行进自如。在建筑工地上一人能顶几人用,大大节约了人工费用。
参考资料
诸葛亮.中华英烈祠.
鸡公车.方志武侯.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6 16:23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