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喉气管炎(avian infectious laryngo tracheitis,简称AILT)是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 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简称ILTV)引起、发生在鸡身上的一种病害。病鸡呼吸困难、咳嗽和咳出血样渗出物或黄色干酪样假膜为特征,受侵害的气管粘膜肿胀、水肿,导致糜烂和出血
病害学史
1925年由May和Tittsler首次报道发生于美国,当时定名为“气管喉头炎”传染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几经更名。
1930年Beaudettle首次证实本病由病毒引起。
1931年美国兽医协会禽病专门委员会正式命名为“传染性喉气管炎”。
1963年Cruichshank在电镜下观察负染的标本,证明本病毒的形态结构同单纯疹病毒一致,才明确了引起喉气管炎的病毒属于痘疹病毒。
病原特征
病原分类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在分类学上被确定为鸡疯疹病毒1 (gallid herpesvirus1),其基因组是双股线性 DNA 分子。
形态特征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属
疱疹病毒I型,病毒核酸为双股
DNA。病毒颗粒呈球形,为二十面立体对称,
核衣壳由162个
壳粒组成,在
细胞核内呈散在或结晶状排列。该病毒分成熟和未成熟病毒两种,成熟的
病毒粒子直径为195~250纳米。成熟粒子有
囊膜,囊膜表面有纤突。未成熟的病毒颗粒直径约为100纳米。
为害症状
分布范围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自美国发现以后,相继在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均有发生。发病率可高达100%,但死亡率一般在20%左右,偶尔也有死亡率高达70%的报道,曾一度给世界养鸡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流行情况
传播途径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自然感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眼结膜,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液中,由咳出的血液和黏液经上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传播,尤其是有传染性的呼吸道分泌物被喷出或咳出时传播给其他易感鸡。
流行特点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呈散发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流行于秋、冬和春季,特别是寒冷的冬季和早春交替时节,一定要加强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控。
诊断方法
产蛋鸡伴随产蛋下降,且小蛋和薄壳蛋比例增高。
喉气管炎型—急性型
眼结膜型—温和型
防治措施
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是防止该病流行的最有效途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引起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用弱毒苗进行免疫是预防本病的有力措施。主要免疫途径有点眼、滴鼻、饮水、擦肛、眶下窦接种和毛囊接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