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形细胞癌(又称鳞癌):在各种类型
肺癌中最为常见,约占50%,患病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男性占多数。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央型肺癌。虽然鳞癌的分化程度有所不同,但一般生长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首先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发生较晚。
鳞癌虽然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但是它常常侵犯
支气管粘膜下组织以及支气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同时沿支气管粘膜向支气管腔内扩散,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癌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大多数鳞癌为周边型鳞癌,周边型鳞癌生长很大,巨犬的肿瘤其中央血运不佳,故可导致申央缺血性坏死,坏死组织排空后便形成空洞。
周边型臣大鳞癌常可侵犯邻近的胸壁,临床上常会出现难以控制的骨性疼痛症状。鳞癌的发病与吸烟有明显的关系,因为长期烟尘不断刺激支气管粘膜,使其发生支气管粘膜上皮化生,继而发生不典型增生,当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时,距离癌变就不远了。与其他几种肺癌相比,鳞癌生长较为缓慢,往往肿瘤生长很大,病人却全然并无任何症状。
鳞癌发生转移较晚,中心型鳞癌可经淋巴系统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肺闸、纵隔、锁骨上淋巴结,周边型鳞癌大多直接侵犯局部组织。鳞癌到了晚期阶段可发生血行转移现象,但是与
腺癌相比,鳞癌发生脑、骨转移的比率要少。
早期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似,一般为红斑样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的鳞形脱屑和痂皮形成,临床上常难以鉴别。但鳞形细胞癌常在老年性角化过度、慢性溃疡及烧伤疤痕等病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表现为红色、坚硬、高出皮面的结节;当其表面角化层脱落后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现糜烂面,伴有渗液、渗血,起初糜烂面可愈合结痂,但不久痂皮脱落而再向深部浸润时则形成边缘略隆起的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呈红色颗粒状,常伴有坏死组织及肉芽样增生,肿瘤质脆,有继发性感染时常伴有恶臭的分泌物。部分鳞形细胞癌生长迅速而突出于皮面,呈典型的菜花样块物。部分则呈蕈样隆起或疣状突起,表面无溃疡形成,称乳头型鳞形细胞癌。与基底细胞癌相比,鳞形细胞癌发展较快,且易转移至区域淋巴结,其转移率随病灶部位而异,头面部鳞形细胞癌转移至耳前、耳后及颈淋巴结者占5%左右,发生于手背者滑车淋巴结的转移率约为20%,位于下肢者腹股沟淋巴结的转移率为33%左右;发生血道转移者罕见,肺为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难经》云:“肺之积,名曰息贲……令人洒息寒热、咳嗽、发肺壅”。《素问·奇病论》云:“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病名曰息积”。《素问·玉机真藏论篇》详细记载了晚期肺癌发热、胸痛引肩背、恶液质的症状,指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可见,“息贲”、“肺壅”、“息积”、“肺积”均可归为支气管肺癌的中医病名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