鲽(Pleuronectidae;righteye flounders) 拼音:dié,
繁体字:鲽 。也是
鱼类的一种,
硬骨鱼纲鲽科鱼类的统称。比目鱼的一类。体长椭圆形,卵圆形或菱形,侧扁,尾柄短而高。前鳃盖骨边缘游离。体侧扁,不对称,两眼都位于头的右侧,最大体长约3M。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前鳃盖骨边缘一般游离。有眼侧暗褐色,无眼侧白色。种类繁多,主产于温带及寒带,中国沿海均产,北方较多。常见有木叶鲽(Pleuronichthys coenutus)、星鲽(Veraspervariegatus)和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等。为经济鱼类。可供食用,肝可制鱼肝油。
鲽科(Pleuronectidae)一种有经济价值的鱼为欧洲鲽,学名为Pleuronectes platessa,产欧洲。与
鲽科其他种类一样,两眼均位于头右侧,眼附近有骨质隆起约4~7块。最大体长可达约90公分(36吋)。褐色,有红或橙色斑点,十分醒目。
鲽科另一北大西洋种为拟
大比目鱼(Hippoglossoides platessoides),既产于欧洲(叫做红比目鱼),也产于
美洲,体色淡红或淡褐色,可长达约60公分。
成鱼两眼均位于头部右侧(偶有位于左侧的反常个体)。最大体长约3M。口前位,下颌多少突出,前鳃盖骨边缘一般游离。口一般前位,中大或小,稍倾斜。上下颌有牙,呈锥状、门牙状或绒毛状。有眼一侧被
栉鳞或
圆鳞,或退化呈骨板状;体褐色或灰褐色,有的散有斑点或斑纹。无眼一侧被
圆鳞、
栉鳞,或光滑无鳞。
全世界现有43属110种左右。产于中国的约有14属26种。常见种类有
高眼鲽(Cleist-henes herzensteini)(见图)、
石鲽(Plati-chthуs bicoloratus)、
黄盖鲽(Limanda gokohamae)等。其他尚有栖息在大西洋北部水域的海鲽(Pleuronectesplatessa)、马舌鲽(Reinhardtius hippoglossoides)等,以及栖息在太平洋北部水域的
狭鳞庸鲽(
箭齿鲽(Atherestes evermanni))等品种,也是很重要的经济
鱼类。身体侧扁像薄片,长椭圆形,有
细鳞,两眼都在右侧,左侧向下卧在沙底,生活在浅海中。
鲽科鱼类一般生活于
泥沙底质的浅海底层,有些栖于较深水层。如产于北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的瓦鲽,在深达1628米处也曾有发现。夜间摄食,白天一般活动不多。冬季远离沿岸,在较深的海域越冬;待翌年春、夏季又游向沿岸进行生殖和索饵活动。仔鱼初期两眼在体两侧,营漂浮生活。在发育过程中发生变态,左侧眼渐移往右侧,一俟变态完毕,即
转营底栖生活。
鲽科鱼类主要摄食鱼类、
甲壳类、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腔肠动物及其他
无脊椎动物;在所摄食的
鱼类中有虎
鱼类、幼鲱、
胡瓜鱼、鳀、
玉筋鱼、鳕等。
鲽一般在 2~8月集群游向近海进行生殖。雄鱼4~5龄,雌鱼6~7龄成熟。有的种类性成熟期迟。分布于
日本海、黄海、渤海的
高眼鲽,每年春、夏季临近时集群自
越冬场游向近海,并于4~7月水温10~18℃时产卵。怀卵量在体长300~350毫米时为28.9万粒,在体长350~400毫米时为71.4万粒。卵呈球形,浮性,卵径约0.85~1.08毫米;卵膜薄而透明。无油球。受精卵在水温11.3~14.8℃时约83~113小时孵出仔鱼,在水温16.4~19.0℃时约57~66小时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2.47毫米。庸鲽从10月到翌年3月上旬、 水温3~9℃时,在近海100~300米深处产卵,怀卵量为130~350万粒。卵大(卵径2.94~3.85毫米),膜薄,无色,无油球,在水温6℃时要16天才能孵出。刚孵出的仔鱼全长6.5~8.5毫米,长到70毫米左右时完成变态并渐沉入海底生活。
鲽科鱼类中
黄盖鲽、马舌鲽、鲸鲽、
箭齿鲽、拟鲸鲽、
高眼鲽等属,均为较重要的经济鱼类。海鲽是北大西洋重要的底栖经济
鱼类之一,中国以高眼鲽、
木叶鲽、
黄盖鲽、
石鲽等为常见的捕捞种类。用地拉网,延绳钓、手钓、刺网、张网等进行捕捞。主要供鲜销或加工成腌制品,部分制成罐头。海鲽、鲸鲽、小口油鲽等均为海水养殖的试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