鲻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丈亭镇西岙村南鲻山东麓三叉江桥东南,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沿革
20世纪70年代末,河姆渡遗址发掘后,在姚江谷地开展的专项考古调查中发现鲻山遗址。
1996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组成联合考古队,再次对鲻山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约306平方米。
遗址特点
综述
鲻山遗址南北范围约100 米,东西约25 米,是姚江谷地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遗址。文化堆积厚约3米,划分为10层,文化内涵包括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和商周时期,以河姆渡文化堆积为主,出土文物1000余件。
地层堆积
第1层,耕土层,厚30~50厘米。
第2层,仅局部分布,灰色土,夹较多红烧土块,厚20厘米。出土有夹砂红陶绳纹鼎及饰米筛纹、方格纹的印纹硬陶片。该层下发现良褚文化小墓2座。
第3层,灰黄色土,夹杂红烧块,土质较硬,厚20~50厘米。此层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鼎、釜,外红里黑泥质红陶豆,泥质灰陶罐等及斧、锛、凿等石器。
第4层,灰褐色土,夹杂零星红烧土,土质较疏松,厚20~25厘米。包含物与第3层基本相同。
第5层,土色灰黄,质较松软,厚20~50厘米。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夹砂红陶居多,泥质红陶次之,有少量夹炭陶和泥质灰陶,器形包括釜、鼎、罐、豆、盉等。该层下发现H17等灰坑。
第6层,黄揭色土,含铁锰结核硬块,土质坚硬,厚20~40厘米。包含物较少,出土陶片中夹炭陶与夹砂陶数量相近,器形有釜、罐、钵、豆等,另有锛、凿等磨制石器以及砺石和极少量的燧石质打制石器。
第7层,褐黄色土,含铁锰结核硬块,土质坚硬,厚15~60厘米。出土遗物多为陶器,以夹炭陶、夹砂陶为主,器形有釜、盆、钵、罐等,另有少量骨镞、骨匕,燧石质打制石器数量也不少。
第8层,在坡下方堆积较厚,灰色砂土,土质疏松,厚10~40厘米。出土遗物较多,有陶器、石器、骨器、动植物遗存及木构建筑废弃后遗存的木板、木桩等构件。陶器以夹炭灰陶为主,夹砂灰陶次之,泥质陶很少,器形主要有釜、罐、盆、盘、钵、支座等,其中釜的数量约占全部陶器的75%。石器以石质打制石器居多。骨器中锥、凿、镞多见。动植物遗存包括猪、梅花鹿、鼋、中华鳖、鲨鱼等残骸和橡子、马栋果。该层下发现大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存,以及大量的圆形、方形和圆形与方形组合的坑,其中大部分应是柱坑。此层下局部区域有青淤泥及较纯净的芦苇有机质堆积。
第9层,灰黑色土,包含大量有机质,土质极为疏松,厚15~30厘米。此层出土遗物最为丰富,陶器以夹炭陶为主,器形包括釜、罐、盆、盘、钵、支座等;石器中燧石质打制石器的数量明显多于磨制石器,还有大量打制石器产生的崩片;骨(牙)器有鸟形象牙圆雕匕、骨耜、骨镞、骨凿、骨锥、骨机刀、骨针等;木器有耜、筒、浆等;动植物遗存有野猪、鹿、貉、四不像遗骸和葫芦、橡子、水稻秆叶等。该层应是8层下第二期于栏式建筑营建、使用和废弃时期的堆积。
第10层,灰色粘土,含有机质较少,厚15~40厘米。此层堆积自北向南倾斜明显与第8层下第一期干栏式建筑相对应,出土遗物情况则与第9层大体相同。
第10层以下为青淤泥状生土,自北而南逐渐加厚。
遗迹
鲻山遗址发现的遗迹较为丰富,包括墓葬、灰坑、水井等尤其是第8层下发现的连片干栏式木构建筑遗存是1996年发掘的主要收获。
灰坑,编号共84个,但大部分发现于第8层下。第8层下发现的这些圆形、方形或圆形方形组合的坑原本应是干栏式建筑的柱(桩)坑。H8,开口于第4层下。平面近长方形平底,长1.6米、宽0.9米、深0.7米。坑内出土釜、罐、匜等陶器。H17,开口于第5层下,直挖至生土中。上口呈圆形,直径1.6米;下部近方形,长1米,宽0.9米,深1.88米。坑内堆积分两层,上层堆积厚0.6米,土色灰黑;下层堆积厚1.28米,为黑色灰烬。坑内出土外红里黑泥质陶盉3件。此坑的形状和深度类似于水井,但坑内堆积物主要是灰烬,没有水井中常见的淤泥层,出土遗物又有可能作为酒器使用的垂囊盉和碎骨渣。由此分析,H17可能是一处祭祀坑。
干栏式建筑遗存,第8层下发现连片的于栏式建筑遗存,主要包括桩、础、撑木及相应的柱础坑。根据柱础坑相互间的叠压打破关系,以及相应的桩础的加工工艺特征和材质大小,干栏式建筑遗存可区分为早晚关系清楚、技术特征明确的前、后两期共三个单元。第一期,打桩立柱式,该期干栏式建筑遗存集中发现于发掘区的西部,被挖坑埋柱式阶段的建筑叠压打破,层位关系上属于本遗址的最早阶段,第10层堆积大体与其对应。此期建筑的特点是均用仅加工桩尖的圆木桩直接打入淤泥软土中,深度均在1米以上,未见桩坑,用材相对较小,桩径在20厘米左右。在其北侧(坡上方),圆桩较密,间隔20~30厘米,并架有横板,大概是阻挡泥沙的设施。此期建筑形式属长排式房。第二期,挖坑埋柱式,该期建筑遍布整个发掘区,东部保存较好。用材较大,加工精致,规模宏大。柱坑有几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深坑、浅坑组合,如8层下开口的H41为圆形深坑与方形浅组合相联,圆坑直径0.8米、深0.76米,长方形浅坑长0.6米、宽035米。这是一种特殊的柱坑,深坑中立柱作为干栏式建筑基础的承重柱,柱木埋深1米左右,加工方正,边长30~40厘米、长130厘米左右,柱底端平整,少见木础;浅坑中放置撑木,一端顶住木柱,一端紧贴坑壁,撑木一般置于上坡一侧,以固定柱子,同时撑木可能还是屋架木柱的础,上下一体,较为稳固。另一种情况只有一个柱坑,相对较浅,柱础有单一的木础,也有木石混合础。现场发现的情况表明这两种柱础形式分属不同的建筑单元,后一种年代相对晚一些。第三种柱础未见明显的柱坑,用板木交错叠垒,最上面是厚不足1厘米的木片,位置在两大方柱之间,应是支撑加固地龙时的临时垫础。
年代
鲻山遗址年代相当于河姆渡遗址的第二、三文化层,即距今约5500~6400年,分布面积约有数万平方米,文化层厚度为60厘米。
文物遗存
综述
鲻山遗址的出土遗物按质地可分陶器石器、木器以及骨、角、牙器等类。
陶器
陶器,第10、9、8层所出陶器以夹炭陶、夹砂灰黑陶为主,第8层的陶色明显偏灰,器形以釜、罐、盆、盘、钵常见。第7、6层则以夹砂红陶为主,外红里黑的泥质陶有一定比例。第5、4、3层以夹砂红陶、泥质红陶为主,釜仍是主要炊器,鼎也有一定的数量,盉造型丰富。绳纹始终是陶器的主要装饰,第10、9、8层出土的盆、盘、钵类器的底部残留纹,说明拍印绳纹是制陶的一个工序,目的是使陶胎密实。
石器
打制石器数量多于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种类有斧、锛、凿等,还有一种加工粗糙的砍砸器。打制石器出自第6~10层,以8、9层为多,共收集石制品385件。主要由燧石制成,可分为暗色和浅色两类。前一类由于岩脉成因的暗灰色、暗棕色燧石节理、裂隙发育,较难打制成理想的石片并加工成器,这类原料的石制品占总数的29%;后一类为浅灰白、浅红、浅黄、浅棕色燧石,质密且均一,裂隙不发育,是制作石器的理想原料,占总数的71%。经调查,制作石器的燧石,采自遗址北边约36千米处的舒郎岗山。打制而成的石制品包括锤(砧)22件,石核69件,石片121件、断片(块)89件,刮削器77件,尖状器3件,凿形器和斧形器各2件,同时还收集到修理石器过程中产生的细小崩片1155件。这些石制品以小型器为主,少数为中型,绝大多数用燧石制成。多利用岩石的裂隙面作为台面打片,锤击法是主要的打片方法,砸击法次之。器形种类以刮削器为主,其次是锤,尖状器不典型,凿形器和斧形器似是磨制石器的毛坯。
木器
木器数量不少,器形有耜、筒、铲、绞纱棍、锤、夯具、拖舟等,部分木器难以定名,功能不清楚。
骨器、角器
骨、角器主要有骨镞、骨凿、骨锥、骨针,骨哨发现很少,骨耜仅3件。象牙制品仅见2件,一为鸟形圆雕匕,另一件碟形器已残。
研究价值
鲻山遗址出土了大量的以燧石为原料打制而成的小石器,这是浙江地区有确切层位的首次发现,在河姆渡遗址、奉化名山后遗址、象山塔山遗址中仅发现个别或少量的打制石器,它不但确认了宁绍平原新石器时代打制石器的存在,而且也为河姆渡文化中骨角器的制作加工方法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这些发现,为考古专家深入研究河姆渡文化的内涵,提高对河姆渡文化发展环节的认识,提供了大批新的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鲻山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鲻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
丈亭镇西岙村南鲻山东麓三叉江桥东南。
交通信息
公交:余姚市,乘坐611路至西岙岔口站,步行593米至西岙村(鲻山遗址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