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鲨,汉语一级字,读作鲨(shā),〔鲨鱼〕海洋中的大鱼,种类很多。有的种类头上有一喷水孔。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鳍称鱼翅,是珍贵的食品。皮可制革。肝可制鱼肝油。亦作“沙鱼”;亦称“鲛”。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鲨shā
◎ 〔~鱼〕海洋中的大鱼,种类很多。有的种类头上有一喷水孔。性凶猛,捕食其他鱼类。鳍称鱼翅,是珍贵的食品。皮可制革。肝可制鱼肝油。亦作“沙鱼”;亦称“鲛”。
基本词义
◎鲨shā
〈名〉
(1) 吹沙鱼 [siluroid]。亦称“鲨鮀”、“鮀”,是一种生活在溪涧的小鱼。如:鲨浔(有吹沙鱼游动的海边)
(2) 鲨鱼 [shark],亦称“鲛”。包括大约225种食肉性的板鳃亚纲鱼类,主要生活于热带与亚热带的海洋中,具纺锤形的身躯和歪形尾以及坚硬的通常是灰色的皮肤,皮肤上有大量的瘤子,显得很粗糙,吻部突出于嘴的前边,两边都有鳃孔,雄鱼有鳍脚和伸长的腹鳍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亥集中】【鱼字部】鲨
《广韵》所加切《集韵》《韵会》师加切,𠀤音沙。与魦同。《尔雅·释鱼》鲨鮀。《注》今吹沙小鱼。《疏》鲨,一名鮀。陆玑云:鱼狭而小,尝张口吹沙。《通雅》鲨,吹沙小鱼,黄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阔而扁,後方而狭,陆氏以为狭小,非也。《诗·小雅》鱼丽于罶,鱨鲨。
又海鲨。《正字通》靑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肥美。六书故曰:海中所产,以其皮如沙得名,哆口无鳞,胎生,大者伐之盈舟。
又《集韵》所嫁切,沙去声。义同。
又叶山宜切,音师。《徐干·齐都赋》罛鱣鮷,网鲤鲨,拾𧓍珠,籍蛟蠵。
说文解字
【卷十一】【鱼部】
鱼名。出乐浪潘国。从鱼,沙省声。所加切
(魦)魦鱼也。出乐浪潘国。从鱼。沙省声。诗小雅有鲨。则为中夏之鱼。非远方外国之鱼明甚。葢诗自作沙字。吹沙小鱼也。乐浪潘国之鱼必出於海。自作魦字。其状不可得而言也。或云卽鲛鱼。然魦鲛二篆不相连属也。所加切。十七部。
音韵方言
方言集汇
◎ 粤语:saa1
音韵集汇
上古音系
广韵
中原音韵
洪武正韵牋
分韵撮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8:20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