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山·乌龟山遗址
浙江省宁波市境内新石器时代遗址
鱼山·乌龟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镇境内,是距海岸线最近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宁波地区最重要的良渚文化遗存之一,是宁波田野考古的重要成果。
考古历程
2010年夏天,九龙湖镇郎家坪村村民陈宏在鱼山脚下发现了散落的印纹陶片。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专家闻讯赶赴现场勘查,初步确认鱼山地下埋藏有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2013年6月至9月,为配合九龙湖御水龙都二期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鱼山周边进行抢救性考古勘探时,首次确认鱼山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存之下还埋藏有史前文化遗存,并在距鱼山不远处新发现了乌龟山遗址。
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经浙江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诸多科研力量,对占地约16500平方米的鱼山遗址分别实施了Ⅰ、Ⅱ两期大规模抢救性发掘,并对占地约13500平方米的乌龟山遗址进行了小面积解剖式试掘,发现史前至唐宋时期各种遗迹现象近300处,出土重要文物标本600余件(套)。
出土文物
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40余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灰坑、灰沟、土台、活动面、成排木桩等生活遗迹的揭露,150余件陶、石、玉、骨、角、木等不同质地的史前时期文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遗存的出土,无不彰显出这一时期文明的发达程度。出土的文物和遗存中,尤以一具古人类下颌骨和刻画着神秘笑脸的陶耳引人注目。颇为珍贵的古人类下颌骨的意外发现,让后人有缘一睹鱼山先民的真容;代表了“远古的微笑”的陶耳,则让近距离感受到了远古先民乐观开朗的精神风貌。
鱼山遗址发掘时,局部揭露出一处保存较好、布局清晰、功能明确的居住生活区,发现了排桩、汲排水沟、柱洞群、木构栈桥、砂土台、食物储藏坑、蓄水取水坑和垃圾填埋坑等生活遗存260余处。出土的遗物主要有泥质陶鼎、釜、罐、钵以及印纹硬陶坛、瓮、提梁壶,原始青瓷豆、碗等生活用具,铜斧、铜镞和石斧、砺石等生产工具与狩猎武器。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质地坚硬、造型优美、纹饰多样,青铜器锡、铅成分含量较高,坚固耐用,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先进的生产水平;装饰用品石玦和游戏玩具木陀螺等的出土,则生动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
保护状况
鱼山遗址未发掘的12200平方米部分和乌龟山遗址整体现已得到妥善的原址保护;同时,在适当的时机,将鱼山·乌龟山遗址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纳入法制化保护轨道。这不仅体现了地方政府对于历史文化的高度重视,也成为了宁波市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双赢”的又一成功案例。
为向社会公布并展示考古成果,2015年12月3日至2016年1月12日,“远古的微笑—镇海鱼山·乌龟山遗址考古成果特展”在宁波帮博物馆举行。
主要价值
鱼山·乌龟山遗址是已知距离海岸线最近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之一,也是宁绍地区近二十年来发现的包含有良渚文化遗存最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与发掘不仅揭开了宁波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新的图卷,为宁绍平原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人地关系与谱系研究构建了新的坐标。
从文化脉络看,鱼山遗址文化堆积从河姆渡文化时期到良渚文化时期,再到商周时期和唐宋时期,有着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说明遗址所在地非常适合古代人类居住和生存繁衍。宁波境内的塔山遗址、傅家山遗址、田螺山遗址都属于河姆渡文化。徐建成认为,鱼山·乌龟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使河姆渡文化的谱系越来越丰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船桨、骨耜、漆器等都属于物质的,精神性的东西主要有双鸟朝阳、埙等;这一次‘微笑’的出土,真正代表了河姆渡人自我的精神世界的表达,这是河姆渡人的一种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镇海区文保单位名录.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政府.2022-12-2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59
目录
概述
考古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