鮆鱼:又叫鲚鱼,刀鱼,
鮤鱼,头生长得很长而
狭薄,大的有一尺多长。《山海经》记载:其状如囗而赤麟,其音如叱,食之不骄。
苏轼描写的“还有江南风物否,桃花流水鮆鱼肥”中的鮆鱼。鮆鱼又叫鲚鱼或刀鱼,鱼形如裂篾之刀,鳞色银白,故苏东坡又有“恣看收网出银刀”的赞美诗句。自古以来,
刀鲚、鲥鱼、
河豚并称“长江三鲜”,刀鲚应市最早,故列三鲜之首。
鱽鱼盛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扬州出产的品质最佳,美食家李渔誉之为“春馔妙物”。
李渔也说:“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鱽鱼)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扬州谚语云:“宁去累死宅,不弃鮆鱼额”。就是说宁愿丢掉祖宅,也不愿放弃鱽鱼头。这些说法虽有些夸张,却足以证明鱽鱼的美味非同寻常。
鮆鱼,又名刀鱼,陶朱公《
养鱼经》云:“鮆鱼身体狭薄而头大,长者盈尺,其形如刀,俗称刀鲚”。因其腹鳞成三角形,尖利易卡喉咙,故又称为“骨梗鲫”。宋人因其“貌则清癯,身材俊美”称之为“
白圭夫子”。唐
杜甫所谓“出网银鱼乱”说的就是刀鱼。刀鱼盛产于长江中下游,以扬州出产的品质最佳,美食家
李渔誉为“春馔妙物”。刀鱼味极鲜美,清代宰相刘罗锅诗云:“未熟香淳鼻,河豚愧有毒,江鲈渐寡味”。李渔说:“食鲥报鲟鳇有厌时,鲚(刀鱼)则愈甘,至果腹而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