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凡
音乐家
魏凡是一名音乐家,专注于丝绸之路音乐、即兴音乐、实验音乐和音乐美学创作与研究,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新疆音乐家协会会员。
人物经历及成就
出生于乌鲁木齐,儿时开始学习音乐,主学吉他、弓弦乐器,也学习新疆各民族音乐和传统乐器演奏。后来学习爵士乐、作曲、即兴音乐、音乐人类学、呼麦和梵语吟颂。多年来不间断地在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和道教山川、云南、西藏等地走访研学、采集、田野考查和创作作品,曾获伯克利音乐学院夏季奖学金。2013年魏凡设计和参与制作的曲颈塔尔琴被民族乐器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他创作了《思愁之路曲集》、《Improvisation of Orientalism》、《枯杨》、《茉莉》、《八秋》、《伎乐天》(敦煌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腾讯举办的“古乐重声”音乐会优秀创作金曲奖)、《White Rabbit White》(加拿大独立电影节获奖电影《Graupel Poetry》配乐)等作品。近年来参加的一些活动和艺术节的演出,如丝绸之路音乐节、乌镇国际戏剧节、麦西来普、雪山音乐节、北疆音乐会、TED、丝路音乐文化讲座、敦煌莫高窟音乐会、龟兹研究院与武汉大学举办的克孜尔石窟展、哈佛大学艺术节等。
魏凡先生也制作过游戏音乐。
合作单位及人物
包括木卡姆艺术团、哈佛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敦煌研究院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路虎(Land Rover)、George Mynatt(美国)、Farhan Ahmed(孟加拉)、Slim Rothaus(丹麦)、窦唯旅行者乐团、阿不都苏普尔和帕尔哈提父子(民族乐器非遗传承人)、梁奕源(实验音乐家)、贺西格(马头琴演奏家)、热西·才让旦(藏族音乐家)、印度塔布拉演奏家Sarit Das、班苏里笛演奏家Saubhagya Gandharv等。
使用乐器和设备
曲颈塔尔琴(ishtar,弦乐器,魏凡设计和参与制作,已获得国家专利),人声,呼麦,Beat-box,吉他,Dombura(冬不拉),Tobushuur(托布秀尔),Igil(依克勒,图瓦弦乐器),Doshpuluur(图瓦三弦),大提琴,洞箫,Loop Station,iPhone,Logic Pro等音乐制作软件。
关键词
后丝绸之路、声音组合、联觉、非常规的演奏、偶然性、抽象的传统、未来主义、沟通的可能性、意识探索、Sample & Loops
参考资料
虾米.虾米.
Berklee College of Music.伯克利音乐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18 09:3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及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