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魏(拼音:wèi、wēi、wéi),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最早见于秦国小篆时代,形声字。此字本义是指山高大,假借为古国名,引申为阙宫门的台观,亦指朝代名、古郡名、今县名;亦可作姓氏。
字源演变
“魏”是形声字。此字实际上可以看成在嵬字上加注声符而形成的分化字。该字字形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偏旁位置的变化和偏旁的减省上:一是“山”旁的位置变化。目前见到的战国文字,其山均在下部或右下。汉人碑刻文字,其山旁或居于上,或居于下。到楷书阶段,楷书中山旁的位置才固定在上部。二是声旁“委”的位置变化。马王堆汉墓帛书中,声旁“委”或居于形旁“嵬”的右边,形成(字形4)。三是鬼旁的减省,形成(字形7)。四是减省之后山旁的位置又一次变化,形成楷书的“崣”字。魏国或魏姓之魏,本来也写作巍,后人省去山旁,于是魏便成了魏国或魏姓的专用字。
“魏”的本义为“宫阙门的台观”。《玉篇·鬼部》:“魏,象魏,阙也。” 《文选·班固〈引典〉》: “是以来仪集羽族于观魏。”张铣注: “观、魏,皆阙也。”正由于此,所以又有“魏阙”、 “魏观”、 “象魏”等名称。“魏阙”是指古代宫门外的阙门,是古代悬布法令的地方,后来也作为朝廷的代称。《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淮南子·傲真训》: “魏阙。”高诱注:“魏阙,王者门外,阙所以悬教象之书于象魏也。巍巍高大,故曰魏阙。” “魏观”即“魏阙”。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十四:“阙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故谓之阙,又名魏观。” “象魏”亦即“魏阙”。《周礼·天官·大宰》: “乃县(悬也)治象之法于象魏。”
魏后来用来指国名、州郡名以及朝代名等。
魏亦姓氏之一 。《广韵 ·末韵》:“魏,姓。”《史记 ·魏世家》:“魏之先,毕公高之后也。毕公高与周同姓。武王之伐纣,而高封于毕,于是为毕姓。其后绝封,为庶人,或在中国,或在夷狄。其苗裔曰毕万,事晋献公。献公之十六年,赵夙为御,毕万为右,以伐霍、耿、魏,灭之。以耿封赵夙,以魏封毕万,为大夫。 ……毕万封十一年,晋献公卒,四子争更立,晋乱。而毕万之势弥大,从其国名为魏氏。”
方言“魏”有能、会之义。《方言》卷十三:“魏,能也。”章炳麟《新方言·释言》:“今谓不能曰不魏,声小变如会,通以会字为之。”
魏又有“独立貌”之义。《庄子·天下》:“舍是与非,苟可以免。不师知虑,不知前后,巍然而已矣。”郭象注为“任性独立”。成玄英疏曰:“巍然,不动之貌也。”
魏还可作为“巍”之异体,其音义与“巍”同,读wēi,是“高大”的意思。《说文·嵬部》:“巍,高也。”段玉裁注: “高者必大,故《论语》注曰:‘巍巍,高大之称也。’后人省作魏,分别其义与音。”《史记·晋世家》: “万,盈数也;魏,大名也。”裴驷集解引服虔曰:“魏喻巍。巍,高大也。”
详细释义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高也。从嵬,委声。牛威切。
说文解字注
高也。高者必大。故《论语》注曰:巍巍,高大之称也。《左传》卜偃曰:万,盈数也。巍,大名也。雉门外阙高巍巍然。谓之象巍。按:本无二字。后人省山作魏。分别其义与音,不古之甚。从嵬委声。牛威切。按:古音当在【十六部】。
康熙字典
《广韵》鱼贵切。《集韵》《韵会》虞贵切。並音伪。《说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声。注:徐铉曰:今人省山以为魏国之魏。《诗·魏风谱》: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贡》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
又《周礼·天官·大宰》: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注:象魏,阙也。
又姓。《广韵》: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毕,至毕万仕晋封魏城,后因氏焉。
又《集韵》语韦切。音巍。《庄子·知北游》:魏魏乎其终则复始也。
又扬子《方言》:魏,细也。自关而西,秦、晋之闲,凡细而有容谓之魏。注:魏魏,小成貌。
又《集韵》《正韵》並吾回切。音嵬。义同。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中上古音
参考资料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53
目录
概述
字源演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