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鬼(拼音:guǐ)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人身大头的怪物,本义是某些宗教或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的灵魂。古人认为“鬼,归也”,人死为鬼,指人回到原来的地方。后来把鬼看做人的异化,如屈原《九歌·国殇》“魂魄毅兮为鬼雄”,为赞美之辞。现代汉语的“鬼”常用于指邪恶、恐怖的东西,含贬义。
字源解诂
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认为“鬼”从人,上部象鬼头。鬼会用阴滞之气伤害别人,所以从厶。王筠认为鬼字当是全体象形,其物为人所不见之物,圣人知鬼神之情状,故造为此形,不必分析说之。朱骏声和徐灏都认为“厶”是声旁。厶即今天私字初文。从甲骨文(图1-3)和西周金文(图4-6)来看,鬼字并没有“厶”这一构件,下边所从确实是人,上边所从之“田”形,象征“鬼头”,但不是像鬼头形。鬼字之本义当是在原始社会和商周社会中人戴一种吓人的面具以代表人们观念中的鬼。一说“鬼”原是头大身小,鬼头鬼脑的畸形人,形貌丑恶,故以为“鬼”。到了小篆(图8)阶段,“鬼”字定型了:“鬼”头变为“田”,“田”上多了一撇以表示高突的角; 汉隶“鬼”字下部渐变为“儿”形,战国秦系文字鬼字作图9,一直到汉代初年鬼字形体亦如此作(图10)。“鬼”右下的构件是否是“厶”,很难说,但从西汉中晚期文字(图11、12)开始已经变为从“厶”了。
古人认为人死之后还有鬼魂存在,因此“鬼”的本义是指鬼魂的意思。例如《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这里很明确地指出了“鬼”来自哪里。“鬼”既然是人死后的灵魂,又生活在阴间黑暗的世界中,因此从“鬼”引申出一种神秘的、不光明的含义,于是就有了“鬼怪”“鬼鬼祟祟”“神出鬼没”“心怀鬼胎”,等等。“鬼”是看不见的、邪恶的,由此进一步引申表示错误、胡乱,例如“鬼话”。“鬼”既然是人身后的一种魂魄,那就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因此和天上的神灵一样,也被认为是神灵,只是是一种具有邪恶色彩、恐惧色彩、阴暗的神灵。因此我们会用“鬼”来形容一个人,尤其是小孩子机灵、狡猾,于是就有了“鬼灵精怪”“小鬼”等说法。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蔑称日本军为“鬼子”,这是因为日本军队的邪恶、阴暗的心理和他们龌龊的行为,这和“鬼阴气贼害”的性质是一样的。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九】【鬼部】居伟切(guǐ)
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①。凡鬼之属皆从鬼。
𩲚,古文从示。
〖注释〗①“阴气”句: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纯阴底滞之气著人,为害贼者,有所伤也。厶音私。”
说文解字注
“人所归为鬼”注:以曡(叠)韵为训。《释言》曰:鬼之为言归也。郭注:引尸子,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左传》: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礼运》曰:䰟(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从儿,□象鬼头”注:自儿而归于鬼也。
“从厶”注:二字今补。厶读如私。
“鬼阴气贼害,故从厶”注:阴当作侌,此说从厶之意也。神阳鬼阴,阳公阴私。居伟切。十五部。
广韵
居伟切,上尾见 ‖鬼声微2部(guǐ)
鬼,鬼之为言归也。居伟切。一。
康熙字典
【亥集上】【鬼字部】鬼;康熙笔画:10;部外笔画:0
古文:𩲡、𢇼、𣆠
《唐韵》《集韵》《韵会》竝居伟切,音诡。《说文》:人所归为鬼。从人,象鬼头。鬼阴气贼害,从厶。《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诗·小雅》:为鬼为蜮。《礼·礼运》:列于鬼神。注:鬼者精魂所归。《列子·天瑞篇》: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故谓之鬼。鬼,归也。归其真宅。
又《易·既济》:高宗伐鬼方。《诗·大雅》:覃及鬼方。传:鬼方,远方也。
又星名。《史记·天官书》:舆鬼鬼祠事,中白者为质。注:舆鬼,五星,其中白者为质。
又姓。《前汉·郊祀志》:黄帝得宝鼎,冕侯问于鬼臾区。注:黄帝臣也。
又国名。《山海经》:鬼国在负二之尸北。
又乌鬼。杜甫《遣闷》诗:家家养乌鬼。《漫叟诗话》:川人家家养猪,每呼猪作乌鬼声,故谓之乌鬼。《梦溪笔谈》:《夔州图经》称,峡中人皆养鸬鹚,以绳系颈使捕鱼,得则倒提出之,谓之乌鬼。元微之《江陵》诗:病赛乌称鬼。自注:南人染病,竞赛乌鬼。
又扬子《方言》:虔儇,慧也。自关而东赵魏之闲谓之黠。或谓之鬼。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长撇从“白”内撇出,一笔写成。
【写法】❶“白”居上居中,上宽下窄,末横在横中线。❷长撇起笔“白”内竖中线撇向左下格;乚(竖弯钩)的竖段起笔田字格中心,弯钩段托住“厶”,钩部超出上部。❸“厶”从横中线起笔。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汇集
注意:发音用国际音标标注,仅作参考,可能与实际发音有异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19:24
目录
概述
字源解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