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龙乡
陕西省太白县辖原高龙乡
高龙乡地处秦岭北麓,位于太白县东北角,全乡共辖7个行政村,20个村民小组,578户,241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
地理位置
高龙乡地处秦岭北麓,位于太白县东北角,北与岐山毗邻,东与眉县接壤,西南与本县咀头镇、桃川镇、鹦鸽镇相连,辖区面积124.6平方公里,距县城65公里。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长河沟、红水河、双鹿河三条主要河流又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汇入石头河。高斜路、鹦高路直达乡驻地。境内有青峰山、石榴山等名胜景点,白云石矿藏丰富,有很大的开采价值。
基本情况
其中农业人口2350人,农业劳动力1206人。总耕地面积4499亩,人均耕地近2亩。辖区海拔在750—2200米之间,亚热带山地气候明显。农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洋芋为主。其中森林面积14.34万亩,树种主要以松、桦、栎、杨为主,经济林木有核桃、毛栗、漆树等。主要特产有板栗、核桃等干鲜杂果和天麻等名贵中药材。
经济发展
2002年全项工农总产值实现420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86万元;粮食总产量1043吨;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90元。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优势同在的乡情,为了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实施“1231”工程和“百千万”工程,调结构,创名品,狠抓“菜、果、药、畜”四大产业发展,初步建成了以四林庄、双鹿池等村为住的蔬菜生产基地;以杨家河、姚家山、高码头等村为主的名贵中药材生产基地;以杨家河、姚家山、上长沟等村为主的干鲜杂果生产基地;以鱼池岭、四林庄、东龙窝等村为主的畜牧养殖业生产基地。
全乡板栗嫁接达到7000余亩,年产板栗1.5吨。天麻生产达到5000余窝,可生产商品天麻1.5吨。优质天麻种子1吨左右,并建成了从萌发菌、密环菌生产到稳棚有性繁育零代种子生产技术流程,解决了种子退化,产量不高的问题,提高了太内码种植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优惠政策的落实,养牛、养羊等畜牧业发展迅速,舍养化程度进一步推广和扩大。2002年全乡共养牛1069头,养羊2998只,养殖大户发展到45户,并引进了优良品种—秦川牛、布尔山羊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不断改善,近年来,累计131万余元,对全乡的道路、通信、电力、饮水等项目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变化。
中岳庙大殿
大殿位于县城西南高龙乡高龙村东0.5公里处,巍峨壮观,保存尚好。
据《重修中岳祠宇记》碑文云:“高龙镇东一里许,有庙岿然,曰‘中岳庙’,溯建之始于大宋政和二年。”另载,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和明孝宗弘治九年(1494年)曾两次翻修。现存大殿的重修年月无资料可证,但视其形状、结构,应为清代重修。
大殿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三间,为歇山飞檐式建筑。殿宇墙壁,皆以青砖砌成,古朴大方,殿顶系黄绿色琉璃瓦覆盖,璀璨辉煌。大殿正脊饰赤龙丹凤图案,两端有云朵接龙吻两个。正脊正中上方,有麒麟驮宝瓶琉璃造型。垂脊4条,饰牡丹、菊花图案;戗脊4条,饰二方连续图案。垂脊、戗脊上均饰有各类小兽,下端各有巨型兽头。飞檐挑出墙壁2米有余,四角饰有琉璃武俑,分别为子督、庞涓、韩信、罗成,各负纤绳,纤绳联结正脊正中麒麟所驮的宝瓶。飞檐下为木制斗拱,勾心斗角,结构严密,做工精细,斗拱皆为素面,无图案装饰。
大殿下原有台基,今已被淤没。殿中原有甬路,亦已不存。殿内支柱4根,大梁、二梁、三梁各2根。脊檩1根,中平檩2根,正心檩2根,檩下有纤杆,檩纤之间有小斗拱支撑。梁、檩、桁条、纤杆等皆有彩绘。
大殿前有一卷棚,东西长11米,南北宽3米。横山青砖,下宽上窄,上部分层,呈宝塔式。宝塔底部饰小龛,内有八仙人,檐下有露出的横梁头,梁头上饰有虎头。
现存建筑除大殿、卷棚外,尚有角门一座,偏殿数座。至于高龙中岳庙的原貌,已难以窥见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8 12:42
目录
概述
地理位置
基本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