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志》是2005年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高青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陈景文 主编 李宗岭 副主编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4000册 750千字 568页 彩图 16码 29.50元 ISBN7-80088-205-5
高青县境历史上分属高苑、 青城两县。 高苑县修志始于明代。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县葛臣主修《高苑县志》已佚;万历二十三年(1595),冯文盛主修《高苑县志》书佚无考。清康熙十一年(1672),宋弼纂修《高苑县志》,同年刻本;康熙五十五年(1716),知县古今誉主修《高苑县志》,共10卷,同年刻本;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县令张耀壁纂修《高苑县志》,共10卷,为旧志之善本,1758年刻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王传钵主编《高苑县乡土志》,
山东省博物馆藏有抄本。民国24年(1935) ,邑人刘蕴山、李林源、马连池等人纂修《高苑县志》,因刻本刊行后,逢抗日战争爆发,官府无藏本,仅有流散于民间者。
青城县修志始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县令王仪修;邑人杨梦衮编纂《青城县志》,历经10年成书,全志2卷,万历四十年(1612) 刻本。清乾隆二十年(1755)前后,本县举人张倬主修《青城县志》,未刻;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县方风主修《青城县志》,共12卷,刻本,嘉庆二十三年(1818)补刻本,道光二十六年(1846)又补刻本;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邹尚志补修,此本已佚;光绪十九年(1893)、民国18年(1929)曾两次续修《青城县志》,未刻。民国24年(1935) ,县长杨启东续修《青城县志》,共4卷(6本)。
1982年9月, 高青县成立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1983年设县志办公室,开始搜集历史资料, 并搜集资料6000万字。1990年8月定稿。内容记述断限,上溯清末民初,下至1985年。县志主体部分有:概述、大事记、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农业、水利、林业、工业、交通、邮电、商业、工商·物价·计量、财税·审计、金融、城乡建设、党派·群众团体、政权·政协、人事·劳动、民政、军事、公安·司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风俗民情、人物共29编。
高青县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曾为齐国腹地。西汉初设置高苑县,金天兴二年(1233)始置青城县。1948年高苑县与青城县合并为高青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县城定于田镇,1956年高青县与齐东县合并为齐东县,1958年析齐东入邹平、博兴地。1961年复置高青县,隶惠民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89年12月划归淄博市。
高青县地处淄博市北部,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北西隔黄河与惠民县、滨州市相望,东与博兴县及滨州市接壤,南部与桓台县、邹平县相邻。1985年县境东西最大横距47千米,南北最大纵距26千米。面积896.5平方千米。辖5镇14乡、825个自然村,总人口35.8万。
高青县属黄泛冲击平原,西高东低,土壤质地良好,适于粮棉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本地属北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 阳光充足,全年无霜期平均189天。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开发潜力大,总土地面积为83100公顷,人均0.2340公顷,耕地面积43667公顷,人均0.1380公顷。水资源较充足,域内黄河过境长度49千米,现建有刘春家、马扎子两座引黄闸,总设计引水能力65.3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44480公顷。农副产品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好。境内油气资源丰富,探明石油储量1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15亿立方米,是胜利油田的主要油区之一。
本县工业始于1950年。到1985年,逐步形成机械修配、粮油加工,染织、造纸、工艺品制作、酿酒等协调的工业结构,全县工业总产值是9929万元。 其邑古为齐之花囿,有狄城遗址和衮龙桥。其地古有济水,今有黄河,盛产粮、棉、桑、麻,更有沉睡亿载之地下石油,今日得见天日。著名人物有秦末田横、西汉倪宽等。 在国难深重、民不聊生之际,中国共产党率高青人民,点燃起抗日游击战争的烈火,创建了以高苑为中心、联系胶东与鲁南的抗日游击根据地。经过夺取抗日胜利,进行土地改革、建立民主政权,高青人民终于获得了解放。高青人民积极支援解放战争,掀起参军、参战热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做出了贡献。
新编《高青县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高青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孟繁国主编 孟庆尧副主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5年 5000册 1350千字 731页
398.00元
ISBN 7―101―04921―4
《高青县志》始修于2003年4月,2005年12月印刷出版,历时2年零8个月。该志时间断限为1978至2004年。全书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附录5部分组成,专志共设22编,依次为:建置区划、自然环境、人口、政党群团、政权政协、政务、政法军事、农业、林果业、水务、工业、油区、开放开发、商贸、财税金融、城建环保、交通邮电、经济综合管理、教育体育、文化科技、卫生、社会风情。
高青县位于淄博市北端、黄河下游的冲击平原上。黄河沿北部边缘过境,境内长度为46.92公里。2004年,全县总面积831.3平方公里,人口36.1万人。境内资源丰富,环境优美。黄河、小清河、支脉河、北支新河四条大中型河道横贯东西。开发中的高青、正理庄、大芦湖三个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亿吨,花沟、正南、高北三个天然气田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5亿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21.3%,是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也是全省菜篮子工程基地县。
境内农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传统的粮经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和水稻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生产力得到了空前解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1978至1984年,粮食总产由8.05万吨提高到12.87万吨,棉花总产由0.12万吨提高到2.45万吨,农业总产值由5298万元提高到20733万元。棉花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1990年后,高青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立足优化产业结构。2004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6.61亿元,粮食21.94万吨,棉花2.33万吨,瓜菜58.14万吨,肉类2.53万吨。
1978年,高青县工业仅有纺织、地毯、食品、油棉加工等几个工业门类,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企业缺乏生机。1984年,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打破了企业“吃大锅饭”的格局。进入21世纪,高青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重中之重。至2004年,全县共引进投产、在建、签约项目744个,实际利用县外资金27.5亿元。是年,全县工业形成了纺织服装、食品酿造、油棉加工、机械铸造等十余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工业格局。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49.62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4亿元。71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8.66亿元,利税2.67亿元。
到2004年底,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1330公里,形成了四横六纵一环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县电话用户为8.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万余户,互联网用户1.2万余户。全县完成中小学校舍改造,建成教育初步现代化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科技进步明显加快,被国家科委评为科学技术工作先进县。完成唐坊镇、木李镇卫生院改貌和250处村卫生室的规范化建设,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水平显著提高。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994年起,开展创建全国模范油区活动,油田和地方实现双赢发展。全县社会治安良好,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双拥工作扎实深入,1999年被国家民政部评为爱心献功臣行动先进县。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创建活动,1999年、2001年、2004年,高青县连续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