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
龙虬镇龙虬庄村,距高邮市区约8公里。遗址地处淮河下游的里下河平原,距今7000—5000年前,是中国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中期重要的聚落遗址。
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村民在龙虬庄开挖鱼塘时,挖出了大量陶器残片以及少量完整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
1970年初,南京博物院考古人员张正祥下放到一沟公社时,在龙虬庄发现了大量的丽蚌壳、鹿角、兽骨的存在。
1993年4月5日,龙虬庄遗址第一次发掘开始,此次发掘历时3个月。
1994年10月,对遗址开始了第二次发掘。挖掘出土了大量的、密集的、完整的人骨,还有大量的、完整的陶器、骨角器、玉石器等随葬品。
2003年,实施龙虬庄遗址博物馆一期(部落村)工程,并于2004年正式对外开放。
为配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龙虬庄遗址于2016—2017年再次发掘,发掘面积115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为墓葬、广场、灰坑、灰沟、柱洞等。出土了一批涵盖龙虬庄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的陶器、玉石器、骨器等器物以及丰富的动植物标本。
遗址特点
龙虬庄遗址分布区内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环水,平面近以方形,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205米,面积约4.3万平方米。遗址整体分为生活居住区、墓葬区和生产活动区,3个分区内地层堆积基本一致。考古清理了4处居住遗迹、34个灰坑、402座墓葬,居住遗迹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灰坑、墓葬等遗存及出土器物反映了江淮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特点。
龙虬庄遗址的堆积可分为8层、其中第4至第8层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根据对主要文化内涵的分析,可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第8层至第7层,距今约7000至6300年;
第二阶段:又可分为前后两段,第6层为前段,第5层至第4层为后段,距今约6300至5500年。
另外,在遗址的东部边缘还发现了距今约5500至5000年的局部文化层堆积。
据对龙虬庄遗址第5层木炭所作的C14年代测定结果为公元前3701~3383年,与对文化内涵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文物遗存
综述
龙虬庄遗址的出土文物主要分为生产工具、生活工具和装饰工艺品三大类。出土器物有陶器、玉石器、骨器、角器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骨器、角器。
陶器
龙虬庄遗址出土的最具地方特色的文物是各类陶器,有猪形罐、葫芦瓶、小陶罐、罐形鼎、四乳黑陶罐、圈足壶、三足钵等,形状纹饰作用各异。猪形罐在对龙虬庄遗址的前4次发掘中,共出土9件。
刻有文字的陶片
陶片和人的掌心一般大小,是磨光泥质黑陶盆口沿的残片。该陶片是5000多年至4000多年前的文物,文字刻在陶器内壁,共两两行,左行4字,以直线条为主,横平竖直,结体有序。右行四个酷似动物侧视图形的象形文字,第一个似兽,第二个似鱼或蟹,第三个似蛇,第四个似鸟。陶片上的陶文比甲骨文早笔又相似,疑是甲骨文的起源。
碳化稻米
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的炭化稻米,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中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
文物价值
考古区系类型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国东南沿海,有两个大的文化区,即以泰沂山脉为中心的海岱文化区和以太湖为中心的环太湖文化区,而在这两大文化区之间的江准东部,其文化面貌、文化特征和文化性质究竟如何,多年来一直悬而未决。龙虬庄遗址的发掘,奠定了在这两大文化区之间还存有一个江准东部文化区的基础,其文化序列完整,特征稳定。由于稻作遗存的发现,可以将其划为中国南方稻作经济文化区中的一个亚区。
龙虬庄遗址发现的大量的文化遗迹和出土了丰富的文化遗物,对于系统而全面地认识江淮东部的原始文化,重新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界定,起了重要作用。
遗址中稻作遗存,对于研究江准东部的史前经济生活、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在江淮东部的发展,尤其是人工选择优化稻种并产生显著效应的实例的发现,对于全面研究中国稻作农业发展史有着积极意义。同时由于粳型稻作农业与日本的稻作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对于重新研究稻作农业的东传,亦同样有着积极意义。
所获荣誉
1994年2月5日,龙虬庄遗址被评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11年,龙虬庄遗址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
2017年12月,龙虬庄遗址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保护措施
1995年,龙虬庄遗址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龙虬庄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10月,龙虬庄遗址被列入“十三五”时期国家大遗址目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原一沟乡)龙虬庄村,距高邮市区约8公里。
交通信息
公共交通:在龙虬庄镇搭乘高邮6路,在龙虬庄遗址站下车,步行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