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双体船
将两个单体船横向固联在一起所构成的船
高速双体船,就是将两个单体船横向固联在一起所构成的船。现代高性能双体船主要包括小水线面双体船、穿浪双体船、高速双体船与复合型双体船等四大类。 高速双体船是当今双体船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典型的高速双体船的外形由2个瘦长的单体船(称为片体)组成,片体上部用甲板连接,片体内设置动力装置,电站等设备,甲板桥上部安置上层建筑,内设客舱,生活设施等。
简介
此外,高速双体船属于排水型船,它无论在静止或航行时,都是依靠阿基米德静浮力支持其漂浮。与“动力航行”类高性能船如滑行艇、水冀艇等相比,高速双体船技术不复杂,建造工艺亦较简单,和传统的船舶没有很大差别,而且使用安全可靠,维修保养方便,造价较低。因而高速双体船是各类高性能船中建造数量最多、增长最快的一种。目前它的数量几乎占了所有各类高性能船总数的一半,且每年仍以比其他类型高性能船快得多的速度增加。
弱点
当然高速双体船也有它的弱点。首先是它的结构重量要比相向排水量的单体船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单体分成两个片体,结构本身要增多,另一方面连接两片体的连接桥宽度较大.要承受弯曲与扭转力矩,为保证其强度和刚度,必须有较大的构件。为了确保双体船的高航速,船体重量过重显然是不利的,为此,高速双体船大都采用重量轻强度高的轻金属材料(如铝合金)或高强度非金属材料(如增强玻璃钢、碳亲纤维复合材料等)来建造;其次,由于高速双体船仍属于排水型船,它的航速还不可能达到水翼艇、气垫船那些特种高性能船的高速度,这是因为与后者相比,它与水接触的面积要大得多,在高速时阻力增长很快,目前高速双体船的航速多在30kn上下;第三是由于双体船横向稳度较大,在波浪中虽然横摆角不大,但横摇加速度较大,造成人员的不舒适感.且其横摇固有周期较短,往往与纵摇固有周期接近,容易在较短波浪中产生谐摇,尤其是产生纵横向组合谐摇及上下颠簸,使晕船率上升,所以—‘般认为双体船的舒适性较差,不大合适作长途尤其是远海长途客运。
发展历史
1973年,美国率先建造出世界上第一艘小水线面双体船“凯玛利诺”号。
1985年,日本建造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小水线面双体船——3000吨级海上作业试验船“海洋”号。
1991年,美国建成了3400吨级大型小水线面双体船“胜利”号,为今后发展更大吨位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参与双体船的研制,英国、德国、荷兰、挪威、芬兰、韩国、丹麦、瑞典、俄罗斯等国纷纷提出了建造双体船的计划和设计方案,世界上正在掀起一股竞相发展双体船的热潮。
分类
高速双体船种类很多,但一般可分为:一般高速双体船、小水线面双体船和穿浪双体船。
一般高速双体船
由于一般高速双体船的设备简易,既没有水翼系统,也没有气垫船的围裙与升力系统;没有小水线面双体船的复杂的自控、传动,也没有穿浪双体船的复杂的船体结构与外形;但有比单体船更为宽敞的甲板面积,因此成本较低,建造与维护简单,为用户所欢迎,近年来在高速客船中仍然获得优先发展。其缺点是高速时阻力性能较差,耐波性也不太理想。
小水线面双体船
小水线面双体船基本上有三大部分组成,即下水体(提供浮力)、桥体结构(生活与工作平台)、支柱(呈双凸流线型截面,作为前二者之联结体)。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由常规双体船演变而来,既保留了常规双体船甲板面积宽敞、横稳性好的特点,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耐波性能,一般可在6级海况下航行。缺点是吃水深、船舶浮态对船舶载重量变化敏感、自稳性差,需要增加一套较为复杂的鳍翼以控制船在海面上的运动和航态,另外动力传动较复杂。
穿浪双体船
为了改善高速双体船的耐波性能,澳大利亚国际双体船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高速穿浪双体船的研究。在双体船的基础上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如小的干舷、长而瘦削的片体、高高抬起的主船体、扩大两片体间的横向间距,这样就加大了摇摆的频率,减小了波浪干扰,并减小了船体的横摇、波浪抨击及失速,改善了布置。由于没有复杂的设备和突出的难点,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05 10:04
目录
概述
简介
弱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