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绍荣,1970年3月出生于山东章丘,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1970年3月,高绍荣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县(现章丘区)普集镇焦家村。
1989年—1993年,就读于山东农业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3年—1996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6年—200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期间在1998年—2000年为美国布朗大学医学院研究助理、联合培养博士。
2000年—2002年,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克隆羊之父”伊恩威尔穆特教授。
2002年—2004年,在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2005年,任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助理教授。
2005年—2013年,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2013年,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院长。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高绍荣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 早期胚胎发育尤其是细胞全能性建立与第一次细胞命运决定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2.利用体细胞核移植与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体细胞重编程的分子机制;3. 利用病人诱导多能干细胞进行疾病发生机制及干细胞转化医学研究。
高绍荣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析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命运转变的分子机制,主要创新性成果包括:
1. 系统解析组蛋白与RNA修饰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重塑与调控机制
高绍荣带领团队利用微量细胞ChIP-Seq技术,首次揭示了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中的组蛋白H3K4me3和HK27me3修饰建立模式,入选2016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进一步阐明小鼠和人早期胚胎发育中异染色质相关H3K9me3修饰的建立及调控转座原件的分子机制,及其与DNA甲基化的互作和对基因印迹的调控,极大拓展了表观遗传对早期胚胎发育及分化的理解;利用独创性的单细胞核小体分布检测技术,首次描绘了受精过程中父母源基因组上核小体排布的高分辨率动态图谱;通过建立微量细胞RNA m6A修饰检测技术,阐明了小鼠早期胚胎母源-合子转变过程中RNA m6A修饰动态变化规律与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揭示了RNA去甲基化酶FTO通过调控LINE1 RNA的m6A修饰,影响染色质开放与组蛋白修饰进而调控胚胎发育的分子机制,为解析胚胎发育中RNA层级的调控及RNA-染色质互作研究开辟了新视角并奠定了重要基础。
2. 阐明体细胞重编程中关键表观修饰的重塑及其对细胞命运的调控机制
高绍荣团队于2009年利用四倍体囊胚互补技术,与周琪院士团队分别首次证明了iPS细胞的真正多能性,并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医学突破之一,为中国干细胞研究在国际上赢得了话语权;在此基础上,高绍荣带领团队阐明了DNA甲基化与羟甲基化对细胞重编程的调控机制;发现核移植重编程相对于诱导重编程,更有利于修复端粒和线粒体缺陷,并进一步揭示了Dcaf11调控端粒延伸的分子机制。针对体细胞核移植中的科学难点,高绍荣团队创新性地利用胚胎活检结合单细胞多组学分析,建立了胚胎命运追踪系统,发现核心组蛋白修饰H3K9me3和H3K4me3的擦除异常是导致核移植胚胎发育低下的重要原因,通过纠正相关缺陷极大地提高了克隆效率,这一发现也为中国科学家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此外,高绍荣带领团队进一步系统解析了包括DNA的再甲基化、组蛋白H3K9ac修饰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等系列表观修饰对体细胞核移植的调控机制。
据2023年11月同济大学网站数据,高绍荣以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Science(2篇)、Nature Cell Biology(3篇)、Cell Stem Cell(8篇)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他引七千余次;出版学术专著3部。
据2023年11月同济大学网站数据,高绍荣共以负责人身份承担科研项目9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2月,高绍荣带领的团队有导师11名、博士生39名、硕士生4名,共培养出50余名毕业生。2018年—2022年,高绍荣教授导学团队中有3名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2名研究生获得“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4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级、校级及院级奖学金,2名研究生获得“同济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1名研究生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高绍荣教授潜精研思,始终不忘育人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成为学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风华正茂的高绍荣教授带领着他的生命科学研究团队持续攻关,让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走在世界前沿。(同济大学评)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前沿,高绍荣教授始终心怀大我,潜心治学,开拓创新;他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工作,善于因材施教,做学生的“引路人”。(同济大学高绍荣课题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