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炼铁是现代炼铁的主要方法,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这种方法是由古代竖炉炼铁发展、改进而来。高炉炼铁技术经济指标良好,工艺简单,生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能耗低。
高炉冶炼是把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连续生产过程。
铁矿石、
焦炭和
熔剂等固体原料按规定配料比由炉顶装料装置分批送入高炉,并使炉喉料面保持一定的高度。焦炭和矿石在炉内形成交替分层结构。矿石料在下降过程中逐步被还原、熔化成铁和渣,聚集在炉缸中,定期从铁口、渣口放出。
鼓风机送出的冷空气在热风炉加热到 800~1350以后,经风口连续而稳定地进入炉缸,热风使风口前的焦炭燃烧,产生2000以上的炽热还原性煤气。上升的高温煤气流加热铁矿石和熔剂,使成为液态;并使铁矿石完成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煤气流则逐渐冷却。下降料柱与上升煤气流之间进行剧烈的传热、传质和传动量的过程。
下降炉料中的毛细水分当受热到100~200即蒸发,褐铁矿和某些脉石中的结晶水要到500~800才分解蒸发。主要的熔剂石灰石和白云石,以及其他碳酸盐和硫酸盐,也在炉中受热分解。石灰石中[kg2]CaCO[kg2]和白云石中MgCO的分解温度分别为900~1000和740~900。铁矿石在高炉中于 400或稍低温度下开始还原。部分氧化铁是在下部高温区先熔于炉渣,然后再从渣中还原出铁。
焦炭在高炉中不熔化,只是到风口前才燃烧气化,少部分焦炭在还原氧化物时气化成CO。而矿石在部分还原并升温到1000~1100时就开始软化;到1350~1400时完全熔化;超过1400就滴落。焦炭和矿石在下降过程中,一直保持交替分层的结构。由于高炉中的
逆流热交换,形成了温度分布不同的几个区域。
①区是矿石与焦炭分层的干区,称块状带,没有液体;
②区为由软熔层和焦炭夹层组成的软熔带,矿石开始软化到完全熔化;
③区是液态渣、铁的滴落带,带内只有焦炭仍是固体;
④风口前有一个袋形的焦炭回旋区,在这里,焦炭强烈地回旋和燃烧,是炉内热量和气体还原剂的主要产生地。
液态渣铁积聚于炉缸底部,由于比重不同,渣液浮于铁液之上,定时从炉缸放出铁水出炉温度一般为1400~1550,渣温比铁温一般高30~70。
煤气流沿高炉断面合理均匀地分布上升,能改善煤气与炉料之间的传热和传质过程,顺利地完成加热、还原铁矿石和熔化渣、铁等过程,达到高产、低耗、优质的要求。
高炉中铁的还原 高炉中主要被还原的是铁的氧化物:FeO(
赤铁矿),FeO(
磁铁矿)和FeO(
浮氏体,从0.04到0.125)等。每得到1000公斤金属铁,通过还原被除去的氧量为:赤铁矿429公斤,磁铁矿382公斤,浮氏体(按FeO计算)286公斤。
主要还原剂 焦炭中的碳和鼓风中的氧燃烧生成的CO气体,以及鼓风和燃料在炉内反应生成的H是高炉中的主要还原剂。约从400开始,氧化铁逐步从高价铁还原成低价铁,一直到金属铁。
间接还原 氧化铁由[kg2]CO[kg2]还原生成[kg2]CO[kg2]或由[kg2]H[kg2]还原生成HO的过程。还原顺序为:[kg2]FeO─→FeO─→FeO─→Fe(低于570时,FeO不稳定,还原顺序为:FeO─→FeO─→Fe)。从图2[Fe-O-C体系气相平衡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