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能(1013~1082年),字君举,北宋西北将领。绥州(治今陕西绥德)人,后迁居青涧(今陕西清涧)。徙居青涧(今陕西清涧),字君举,少善骑射。迁供奉官。治平末,
种谔命率六千兵为前驱取绥州,五战皆捷。即知绥德城,缮城辟地。元丰初,屡败夏人,擢鄜延路钤辖,四年(1081),充前锋攻米脂与西夏大军激战无定河,斩敌数千。善抚士卒。次年,夏军攻
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他建策不为主将徐禧所用,城陷战死。
治平(1064~1067年)末年:大将
种谔攻打绥州夏军,高永能率兵6000为先锋,五战五捷。绥州既复,改名绥德城,高永能受命知城事。他率兵民整治城堡,开荒垦田,防御西夏。
元丰(1078~1085年)初年,为
鄜延路(治今陕西延安)都监。一年秋收季节,两万夏军屯集大会平(今陕西佳县北),企图抢粮。他亲率少部精骑,袭击夏军营房,活捉敌将二人,使夏兵惊慌溃逃。夏军惧怕高永能,遂悬赏捉拿,“赏金等其身”。西夏两万兵马进犯当川堡(今甘肃康乐县党川镇)时,高永能率千余骑兵与敌相遇,他设疑兵制造假象,迫使夏军退却。因功升任
鄜延路兵马钤辖。元丰四年,
宋军出击夏军,高永能为先锋,包围米脂城(今陕西米脂),与敌激战于
无定河(今米脂西),杀敌数千,遂复米脂。因功领受
荣州团练使。
次年,夏军进犯
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马湖峪),高永能所献计谋未被主将采纳。
永乐失陷,其孙高昌裔要将高永能从一条小路带出,高永能叹声说道:“我年轻时从军,还未曾败于夏军。如今年已70,受国大恩,恨无所报,这里便是我死的地方!”于是换上士兵服装,与夏军力战而死。终年69岁。
高永能,字君举,世为
绥州人。初,伯祖文?不举州来归,即拜团练使,已而弃之北迁,其祖文玉独留居
延州,至永能始家青涧。少有勇力,善骑射,由行伍补殿侍,稍迁供奉官。种谔取绥州,发永能兵六千先驱入啰兀,五战皆捷,转供备库副使。治绥德城,辟地四千顷,增户千三百,即知城事。
元丰初,为鄜延都监。秋,大稔,夏人屯二千骑于大会平,将取稼。永能简精骑突过其营,骑卒惊溃,获钤辖二人。转六宅使。夏人患之,令曰:「有得高六宅者,赏金等其身。」经略使
吕惠卿行边,永能伏骑谷中,以备侵轶。边骑果至,驰出击走之。夏兵二万犯当川堡,永能以千骑与相遇,度不能支,依险设疑兵,且斗且却,而令后骑扬尘,若援兵至者,奋而前,遂解去。擢本路钤辖。
四年,西讨,永能为前锋,围米脂城。边人十万来援,永能谓弟永亨曰:「彼恃众集易吾军,营当大川,宜严陈待其至,张左右翼击之,可破也。」诘旦,鏖战于无定河,斩首数千级,得马三千、橐驼牛羊万计。城犹未下,密遣谍说降其东壁守将,衣以文锦,导以鼓吹,耀诸城下,酋令介讹遇乃出降。进东上阁门使、
宁州刺史,以年请老,不许,又进四方馆使、
荣州团练使。
永乐之役,献谋皆不用。城既陷,其
孙昌裔欲援之从间道出,永能叹曰:「吾结发从事西羌,战未尝挫,今年已七十,受国大恩,恨无以报,此吾死所也。」顾易一卒敝衣,战而死。其子世亮与昌裔求得尸以归。诏赠房州观察使,录世亮为忠州刺史,诸孙皆侍禁殿直。
永能家世州将,所领多故部曲,拊之有恩惠,遇敌则身先之。下有伤者,载以己副马,故能得士死力。远近喜言其事,称之曰「老高」。及死,边人无不痛惜。尝过其远祖唐绥州刺史思祥淘沙川庙,得画像及神道碑上之,诏即所在赐田三十顷,以奉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