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伊望
二战期间日本海军中将
高桥伊望,日本帝国主义海军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兰印作战、菲律宾战役等,率部主要驻守东南亚地区。1942年被调回日本本土,出任吴镇守府司令,并一直于该职服役至1944年退役为止。
高桥伊望(1888年4月20日-1947年3月18日),出生于福岛县,日本海军中将。高桥的家族信奉东正教,其名字其实是其圣名“约翰”的中文音译。高桥在当地的相马中学毕业后入读海军兵学校,并于1908年毕业,成为第36届毕业生。同期著名毕业生有南云忠一(太平洋战争日本联合舰队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官)及泽本赖雄(侵华日军华南方面海军最高指挥官)等。毕业后高桥被派往宗谷号防护巡洋舰和须磨号防护巡洋舰服役。1910年,高桥升任中尉,并转到浅间号装甲巡洋舰继续服役。其后再转到子日号驱逐舰及敷岛号战舰服役。1914年,高桥升任上尉。他在利根号装甲巡洋舰及扶桑号战舰服役后进入海军大学进修。1919年自海军大学毕业后,升任少校,任石见号战舰炮术长。1923年8月至1925年8月,高桥出任驻英国海军武官,期间被升任中校,返国后出任多摩号轻巡洋舰副舰长。1929年任天龙号轻巡洋舰舰长,同年加入出席伦敦海军军备会议的代表团。会议完结后被升为上校,出任海军省副官。
1931年6月,“中村事件”发生。日本政府隐瞒了中村等人在中国东北进行军事间谍活动的事实,宣传所谓“日本在满蒙特殊权益受到了中国的侵害,现处危险之中”,以此来煸动战争狂热。9月11日,日本内阁召开三省二部(即外务省、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和军令部)会议,海军省前任副官高桥伊望出席会议。会议一致同意:“以中村事件为由,首先进行铁路交涉,进而解决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表明日本要乘此机会实现其完全占领东北的“根本国策”,加速了“九一八事件”的爆发。
1932年高桥伊望出任爱宕号重巡洋舰舰长,1933年调任雾岛号战舰舰长。1935年升任少将,并担任军令部第二部长。此时高桥高调支持南进论。1939年升任中将,并出任马公要港部司令。 1941年,高桥出任第三舰队司令。当时第三舰队主要负责驻地台湾附近海域。 1942年初,第三舰队分拆为东部队和中央部队,东部队负责进攻西里伯斯岛的万鸦老、肯达里及望加锡,并支援日军在班达海的两栖攻击行动,而中央部队则负责进攻荷属婆罗洲。爪哇岛战役时,高桥伊望担任舰队总指挥,支援登陆作战。同年三月,高桥出任新设的第二南遣舰队司令,一个月后兼任新设的西南地区舰队总司令。1942年11月,高桥被调回日本本土,出任吴镇守府司令,并一直于该职服役至1944年转为后备为止。
高桥伊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南进论军国主义的积极支持者。所谓南进论,即日本应南进夺取新几内亚、婆罗洲及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西里伯斯岛,并视之为日本的战略利益圈。二战期间,他所部曾驻地台湾附近海域,并参加了兰印作战、菲律宾战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汇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5 16:1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