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纪念馆是为纪念明代无锡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学者
高攀龙,展现其忧国、亲民、实学思想和其始志于学、高风亮节的一生而建的展示纪念馆。
高攀龙纪念馆设在水居苑的五可楼二楼,馆内展示了高攀龙的诗歌、楹联等丰富的作品,完整系统的展现了高攀龙的一生,尤其是隐居水居27年倡导“学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亲民、实学”的思想和“学问躬行实践方有益”的至高境界。
2006年4月,无锡市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打造无锡山水文化名城,弘扬无锡历史人文精粹,在高攀龙隐居、修习、生活近30年的蠡湖水岸,组织策划设计“高子水居”和“高攀龙纪念馆”文化
展示工程,以示对后人的启迪教育和对先贤高子的纪念。
高攀龙(1562—1626),字云从(又字存之),号景逸,明万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他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崇尚程颢、程颐和朱熹之理学,力行“学者以天下为任”。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高攀龙辞官回乡,他在漆湖(今无锡蠡湖东部)之畔建造一座小楼——可楼,开始他的隐居生活。他在水居生活27年,养志明理、著书立说,自言“几席湖山,衣披风月,饮食图史”。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和理学创作,来往于村野之间,与渔民同乐。
明代大学士朱国祯称高攀龙为“真正学问人”,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称他是“北斗以南,惟此儒者”。从清朝至今,后人心怀崇敬多次修葺高子水居,并留下了许多纪念高子的碑记、诗歌、楹联等作品,近代学者梁启超、康有为评价其:“不为科举羁绊,实为难能可贵。”原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诗称高攀龙为“昔贤”,肯定其“风节”昭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学者郭沫若为“高子止水”题字。原《人民日报》总编邓拓称高攀龙为“东林一代好男儿”,对其一生作出了极高的评价。高攀龙的实学思想和文学作品,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宝库珍藏的珍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