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过程
高新技术产业化是高新技术创新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的过程,是一个从创新成果到形成一定规模商品生产的转化过程。经由这一过程,高新技术成果才有可能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一定经济规模的产品。
基本介绍
高新技术产业通常是指那些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高新技术产业范围的界定,是研究高新技术产业各种问题包括政策问题的基础。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依托于高新技术,而人们对高新技术的认识往往还不能达成一致,这使得业界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美国商务部提出的判定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指标有两个:
一是研发与开发强度,即研究与开发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比重;二是研发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工人)占总员工数的比重。此外,产品的主导技术必须属于所确定的高技术领域,而且必须包括高技术领域中处于技术前沿的工艺或技术突破。根据这一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三大领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于国际比较的需要,也用研究与开发的强度定义及划分高新技术产业,并于1994年选用R&D总费用(直接R&D费用加上间接R&D费用)占总产值比重、直接R&D经费占产值比重和直接R&D占增加值比重3个指标重新提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4分类法:即将航空航天制造业、计算机与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与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品制造业等确定为高新技术产业。这一分法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此外,加拿大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认定取决于由研发经费和劳动力技术素质反映的技术水平的高低。而法国则认为只有当一种新产品使用标准生产线生产,具有高素质的劳动队伍,拥有一定的市场且已形成新分支产业时,才能称其为高新技术产业。澳大利亚则将新工艺的应用和新产品的制造作为判定的显著标志。中国还没有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明确定义和界定标准,通常是按照产业的技术密集度和复杂程度来作为衡量标准的。根据2002年7月国家统计局印发的《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的通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统计范围包括航天航空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等行业。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高新技术范围的确定将根据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而进行补充和修订,由国家科技部颁布。
作用
由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必将带来科研、工业、经济、社会教育等一系列的变革。
1、高新技术产业化将改变劳动的性质和内容。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参加物质生产过程,执行着几种职能:(1)以自己的肌力作为动力,运用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
(2)支配、操纵不同的工具和机器,并借助于它们作用于劳动对象;
(3)安排和调整劳动工具;
(4)设计和组织整个物质生产过程,即确定生产什么,利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劳动过程是怎样的,以及它在生产空间和时间上的整个流程。
在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产业化条件下,虽然人在生产中仍然执行着上述几种职能,但各种职能的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种职能的作用在减少,即体力劳动的比重减少,脑力劳动的比重在增加;从直接支配工具和工作机器转为主要地负责控制工作机器,把完成生产中的一些逻辑思维职能交给技术手段——电子计算机、机器人,使人从直接生产过程中解放出来。同时,设计和组织整个生产过程的职能日益趋于高智力化,即管理生产的职能越来越显得重要。高新技术产业化把“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形式——科学、技术、生产、管理结合成一个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统一机制”。生产劳动大量地增加了创造性成分,并且逐步变为科学性劳动。社会劳动的智力化,产生了新型的劳动者,即不但用手而且用脑劳动的人。
2、高新技术产业化将使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劳动分工发生新的变化。农业社会里主要劳动力是农民、少数手工业工人;工业社会里主要劳动力是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的工人,农民人口流入城市,转入工人阶级队伍;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条件下,即所谓的知识经济、信息化的社会里,制造业的百分比不断下降,第三产业的工人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据资料介绍,美国196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8.2%;第二产业占34.5%;第三产业占57.3%;到1980年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只占劳动力总数的2%;第二产业占21%;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占到77%。据美国管理专家德拉克估计,在今后25年内,美国的制造业将失去1500万个工作岗位,而美国电子协会则声称,它下属的各个公司到1985年为工程师、制图员、计算机分析人员和程序员提供了几十万个工作机会。美国休利特——帕克德工厂每年生产价值一亿美元的电子机械,雇佣1700多名工人,其中40%是工程师、程序设计师、技术员、办公室管理人员。高新技术产业化所带来的社会劳动的重新分工,证明了马克思在100多年前讲的“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业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3、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载体是受过良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知识劳动者。各种支柱性产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形态和产业载体劳动者。以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手工纺织业等为支柱产业的农业经济,所需的生产资料——种子、有机肥料、畜力等都是农业内部提供的,技术结构变化十分缓慢,此时的产业载体劳动者无需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知识的学习。“师徒”型的,只要跟着师傅干、老人干,在干中就能掌握有关知识,胜任所能负担的工作。在以制造各种机器为主体的制造业、为工业提供各种资源和能源的采掘业、以及由公路、铁路、航海和航空组成的交通运输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含量的增加,产业载体的劳动者一分为三:管理者、技术员和体力劳动者。最初的管理者是在实际工作中成长起来的,主要依靠经验来管理企业;到了后期才出现了受过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管理人才。早期的技术人员也是些实干家,依靠个人的勤奋和刻苦钻研,从事技术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在工业革命中期以后,这类自学成才的技术人员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人员,他们在企业中数量不多,但作用不小,是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者。在当今,以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命和医药产业,空间产业、海洋产业、环境保护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既涉及有微观领域又有宏观领域,劳动对象极其微小(纳米技术)也可能异常宏大(生物圈),劳动者不仅具有直接操作技能还必须具有凭借仪器间接地从事操作技能,而且要掌握相关的跨学科的专业知识。这种劳动方式势必要求劳动者必须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掌握高等的劳动技能。
4、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的总体现。科学技术和生产的日益一体化,缩短了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物化的时间,使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前,不但科学技术和生产是脱节的,而且科学和技术也是分开的。一种新的科学思想要转化为技术需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同样把技术要应用到生产上又要经过很长时间。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经过了80年;电动机从原理发明到应用经过了65年;真空管从原理发现到应用经过了33年,如此等等,这个漫长过程说明了,一方面科学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直接地和急剧地影响和改造生产过程;另一方面,生产还没有摆脱对经验知识的依赖,还没有达到迫切需要直接利用科学和技术的水平。但是到了本世纪中叶,情况开始有了急剧变化,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大机器生产进步,迫切需要科学研究的成果根本性的变革,生产中的一切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了改造生产的前提。因此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上的周期越来越短。五十年代以来,如晶体管从发明到应用只经过3年,雷达从原理发现到应用只经过了5年,激光的发明到制造激光器用了不到1年的时间。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更是惊人,这个速度远远超过了莫尔定律。一项新的技术发明问世,立即就会被用到生产上产生高的经济效果,而生产上的技术理论问题,又反馈给科学研究提出了新课题。
5、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学科之间相互作用、高度渗透的结晶。众所周知,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可使复杂问题的综合研究加强。例如电子技术的革命使得整个生产过程的组织科学化和合理化,降低了产品的材料、能源、资金和劳动消耗。相应地电子技术革命又必须依赖于新材料的出现。再如航空航天技术和海洋开发也需要新能源和新材料,同时它又可以在开发中提供新的能源和材料。因此,科学技术研究已经混为一体。科学研究一方面越分越细,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又越来越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起点,以市场为终点。高技术产业由产业点向产业链进而向产业群扩展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高技术问题需要跨学科研究。学科壁垒越来越弱化。过去,物理学在自然科学的革命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生物学在高新技术革命中也越来越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6、高新技术产业化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的产物。新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上和社会生活上的应用,必将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马克思曾经说过:“蒸汽机、电力和自动纺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提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恩格斯也讲到:“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大家知道,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代才开始被认识清楚。”高新科技成果出现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光靠自然科学是不能解释的,必须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的知识来解释。因此,在现时代,不仅学习社会科学的人要懂得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的人也应懂得社会科学,预测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用正确的观点解释这些问题,以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1 21:3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