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薄膜品种多样、功能各异,可应用于电子、电器、电气绝缘、标牌/铭牌、线路板、仪器仪表、医药、汽车、印刷包装、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各行业,根据其用途、功能不同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1. 防护阻隔用膜,例如包装用膜、手机防护膜、标签膜、护卡膜、缠绕拉伸膜、太阳能电池用薄膜等;
5. 其他特种膜,如转移膜、离型薄膜等。
2012年5月30日
国务院正式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经济二次
转型。而膜材料作为重要材料,在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都有所相关,且在新材料及新能源“十二五”规划中都有重点提及。
工信部在2012年1月4日颁布的新材料“十二五”规划中单列高性能膜材料专项工程,工程目标是到2015年,实现水处理用膜、动力电池隔膜、
氯碱离子膜、光学聚酯膜等自主化,提高自给率,满足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的发展需求。
主要内容为积极开发反渗透、纳滤、超滤和微滤等各类膜材料和卷式膜、帘式膜、管式膜、平板膜等膜组件和膜组器,满足海水淡化与水处理需求。提高氯碱用全氟离子交换膜生产工艺水平,组织开发动力电池用高性能
电池隔膜、关键装备和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配套含氟磺酸、含氟羧酸树脂,实现其产业化。建成氯碱全氟离子交换膜50万平方米/年、动力电池用全氟离子交换膜20万平方米/年,及其配套
全氟磺酸树脂和全氟羧酸树脂,加快发展聚氟乙烯(PVF)太阳能电池用膜。 此外,在电池材料专项工程中也提出要加快耐高温、低电阻隔膜的开发,积极开发新一代
锂离子动力电池及
材料,着力实现自主化。
虽然国内膜技术相对国外领先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国内薄膜生产企业在高性能膜材料领域也已开始产业布局,且在部分主流产品上已基本实现技术突破且初具产业化能力,我们预计未来2~3年内在政策支持及下游新需求的拉动下,行业内的企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综合考虑政策的支持方向、行业自身的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在重要的膜材料企业业务范围中,我们认为光学
聚酯薄膜、
锂电池隔膜及水处理膜这三个膜材料领域具有较多的投资机会,未来将成为国内重要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