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咏生(1908-1934),又名高伯坚、高化愚,化名余伯庚,湖南省平江县人。1924年,高咏生加入共产党,曾担任红十六师师长。1934年5月,在与敌作战时,高咏生不幸牺牲。
高咏生,湖南省平江县人, 又名高伯坚、高化愚,化名余伯庚。1908年11月生于平江县张市忘私桥一贫苦农民家庭。其父母均是革命烈士。曾入共产党员
吴克坚开办的秀野学校读书。192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带领西乡民军同军阀部队展开英勇的斗争,支援北伐军。1928年3月,率农军参加了平江扑城之役。1929年任湘鄂赣游击指挥部第三中队党代表、红五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党代表,率部在平江、浏阳一带打游击。1930年5月,在
彭德怀的指挥下,他率一支队与兄弟部队密切配合,一举攻克平江县城。后任红五军第一师第一团政委兼团长,率部参加了攻打长沙的战斗。红军第二次攻打长沙,他英勇战斗而负伤。1930年8月,伤愈后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警卫团政委、红十六军九师师长。年底,率部攻打湖北通城,全歼敌谢彬部一个团。1932年,任湘鄂赣红军第五分校校长。1933年8月,红十六军改编为红十六师,任师长。
1933年12月,红十六师奉命东进,会同湘赣地区的红十七师,破坏南海路,以配合中央苏区的反“围剿”斗争。1934年5月,湘鄂赣省委机关从江西万载小源转移至铜鼓幽居,被敌包围。他率部掩护省委机关突围,遭受重大损失。为避开强敌,部队化整为零,他带领20多人向修水黄茅山行进。在修水全丰的坑口遭敌保安团袭击,他因左臂负伤而被捕。在押往修水县城途中,他乘机打倒敌人逃走,夜幕茫茫,不辨路径,不幸坠入崖下的脚鱼潭而壮烈牺牲,时年26岁。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曾在平江河西建立咏生县。平江县现设有咏生乡,以纪念烈士。